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我就讀政大不同學院的統計系兩年及財稅系三年期間,二系同班同學約有一百二十多位;另外,還認識了不少的各學院各系的其他學長、學弟、屏中校友、高屏六堆客家同鄉(高雄市美濃區最多)、一起打籃球及校內二層樓、校外三層樓宿舍舍友等幾百位大學同學;他們絕大多數來自各縣市明星學校,尤其是北市北一女、北二女(今中山女中)、景美女中及建中最多。
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認識的大學同學中,不論是點頭之交或者是談得來的同學們,他們都是很用功且守規矩的一群好學生。其中有幾位同學,也像我一樣是從金馬前線當兵退伍後才到政大就讀的,年紀比同班同學要大個四、五歲,但是,因為他們比較會想,所以用功程度及成績表現絕不輸於同班年紀輕的同學;其中有位建中同學還以榜首考進企管系,後來留美回政大擔任教授,其他同學則一畢業就考上高考或特考,他們的努力的確給生性好玩的我帶來很大的啟示,即很後悔沒把握在大學時好好讀書考個好職業,造成後來求職時事倍功半!此也讓我到了研究所就讀時便學乖了,要求自己定要把握時間研究,以便能順利畢業。
雖然,兩系同班同學的課業都很繁重,如:統計系一年級微積分、財稅系一年級初會及二年級中會,慣例上,兩系這些科目的教授皆嚴格要求約三分之一學生重修(不及格);大一時,就苦了未曾學過SMSG新數學函數抽象觀念的我及住同一宿舍一位剛退伍的建中學生,且兩本微積分教材皆採用艱深的原文本;所幸,大一時住在一間如部隊上下舖的八人房宿舍,還有其他六位高中剛畢業同學不吝給我倆細心指教;財稅系同班同學也在課業上給了我很大幫忙;研究所畢業後我是經政大教育系博士張坤鄉同學推薦我到大仁科大到兼課!
在大學時,暑假都待在校外宿舍,因為木柵離台北市區蠻遠的,只能在傍晚時,到校內籃球場跟留校的系同學們打打籃球,以度過漫長的三個月暑假。有一次,因跳投而扭到腳踝,致我不良於行,有位學過國術的大學生見到,卻主動邀請我到他宿舍,免費幫我用他腳踩回我受傷部位,至今猶感恩其醫德及醫術!
俗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學同學中有很多是來自鄉下小孩,一般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寒暑假皆要回家幫忙農事或在校時擔任家教以籌措學費及生活費,在校時都很刻苦節儉;因此,能吃苦的他們更懂得把握機會力求上進。後來,他們幾乎皆在公私單位實現自己的理想、貢獻自己的專才!很可惜的一件事是,在我就讀統計系一年級時,班上有三位同學中有位也是剛退伍的新生可能因功課壓力太重卻半途而廢!
畢業已屆五十四年,財稅系全班八十二位同學中,只要子女有喜慶、平常幾位同學相約一起請全班同學用餐及居住在美國、加拿大及日本等國的二十二位同學回國探親時,就會由班代周素英同學邀約全班同學一起到臺北市、高雄市聚會或到同學家參加喜宴,甚至遠到美國洛杉磯聚會;平常,大家則以電話或email互相問安;此至今仍時時猶有連繫、問暖的大學同學之情,真令我感恩不已啊!
大學同學/文:張添雄
-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