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霸凌/文:羽毛

  • 2025-01-09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恐懼的陰影,可能懼高、不敢吃某些食物或是害怕蟑螂小強,而我也有屬於自己的恐懼陰影,起源於從小身材圓滾,長的胖或許是被欺侮的原罪,也是被霸凌的開端,時不時遭受同儕言語嘲笑,甚至被肢體霸凌,不啻烙下暴力霸凌的傷痛,至今揮之不去。    

 從各項研究得知,嘲笑的言行很傷人,尤其幼小時候,心靈的受傷烙痕最深,而且傷痛通常是隱性的,之後會轉化在不同的情境出現,有時暴力事件的被害者所遭受的痛苦和不便,並不會因事件的結束而停止,有些人甚至在生活上會產生較深層的變化,以更懷疑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認為外在的社會是一個較不安全、較無法控制、且較無意義的地方,且欠缺信任感,顯見霸凌傷痛影響深遠,更恐怖的是暴力可能會循環發生,若縱容暴力,霸凌將會循環不止歇的發生。

 知名藝術家雷諾瓦說:「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每件發生的事都是有意義的,也許上帝給予的苦楚,只為造就生命之美。作家江孟芝也曾述:「人生就像肌肉,韌性不是與生俱來,愈練才能愈發達!」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挫折的衝擊和撕裂,也或多或少有些許阻礙與鴻溝,等待升級的靈魂去跨越,霸凌事件如同一個砥礪自我、磨練心志的逆境,並藉由壓力調適來淬煉心境,勇於面對人生低谷,以利成就另一個人生高峰。

 克萊門特·史東曾述:「光憑想像是無法克服恐懼,只有行動才能。」因自我評估有易胖體質,增高基礎代謝率是初始的想法,保持原先每周運動頻率,搭配減醣飲食,復而加入健身菜單,以披荊斬棘之姿,開展了從肥肉到肌肉的偉大計畫,健身過程不但硬生生的挑戰人類惰性,也考驗個人的鋼鐵意志,起先有著大幅度的卓越進步,但漸漸步伐趨緩,心中不免氣餒,不過比起霸凌的心理傷痛,健身的生理傷痛只是小菜一碟,最終透過健身方式,讓自己成為最有潛力的胖子,使旁人為之驚嘆。 

 雖然曾經遭受霸凌是小時候揮之不去的陰影,不啻也讓自己想為他人挺身而出,協助不知如何求援的人們,從學生時代利用課餘時間志願服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長大後在職涯選擇上從事警政工作,為社會弱者伸張正義,直至今日我認為千萬不要輕易被霸凌擊垮,甚至恐懼自己的恐懼,因為那些正是你強大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