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去而心隨空/文:羽毛

  • 2024-12-27

爾來,著名網紅因現場評論餐廳商品良窳,引發爭端遭暴力輸送,血腥畫面躍上新聞版面,如同小王子故事裡曾述:「言語是誤解的根源。」,讓人不禁重新檢視好好說話的重要性。

如今網路四通八達,不出門可知天下事,導致許多人習於宅在家中,甘願在螢幕背後發文評論,缺乏面對面的人際關係,但網路世界裡的直白,卻與現實社會大相逕庭,尤其公眾人物時不時被輿論「炎上」,心理素質必須更為強壯,也需要有寬闊的胸襟與能在裡面撐船的肚子。

母親曾跟我說過,人生在世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所以只要努力讓喜歡你的人多於不喜歡你的人,其實就是滿分。以個人來談,出社會後投入警政工作,綜觀員警執法內容多為干涉取締,執勤過程容易遭受民眾無盡地批評,甚至酸言酸語、侮辱謾罵,著實吃力不討好。

在佛教中,菩薩有一種「逆行」的法門,凡是打擊你、壓迫你、刺激你、欺負侮辱你的人,並使你爬不起來的人,佛教都視為是「逆行菩薩」,但時間拉長,才發現所謂的「反派主角」可能就是你生命重要的貴人。

從警之初,自己猶如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經常因民眾幾句流言蜚語讓情緒波動而心生怨懟,甚至將不滿情緒延續帶回家庭,導致生活節奏被全盤打亂,不過隨著年歲漸長,漸漸發現求助於警的民眾也是屬於自己的逆行菩薩,使自己的心境昇華。

如同《菜根譚》裡曾述:「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其實凡塵來去皆明月,萬物靜觀皆自得,享受風過而竹不留聲的清爽,風已吹過了,還有什麼聲音呢?

其實心胸寬大的人,並不會因別人兩句不禮貌的話,就颳起偌大的狂風巨浪,也不會因為別人不禮貌的行為,就在心底刻下無法磨滅的傷痕,顯見不如意與否的關鍵在於「心」,更重要的是「心靈沉澱」,因為沉澱後才會改變思考,凡事皆有一體兩面,倘若能領悟中庸之道,內心自有清淨境界,事去而心隨空。

相信藉由逆行的力量,能夠成就更好的自己,唯有我們的心轉念,方能保有溫度、擁抱陽光,進而逐日欣賞生命裡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