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響應旅遊自備旅宿用品新政策

  • 2024-12-24

 因應國際減塑趨勢,並由源頭有效減少廢棄物,旅宿業者明年元旦起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旅宿用品,包括牙刷、牙膏、刮鬍刀等,也不能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只能放大包裝沐浴用品,違反規定可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除了不得提供一次性備品外,環境部也鼓勵業者減少使用塑膠瓶裝水。

 前述公告正式實施後,針對包含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進行規範。包含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等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改用大瓶裝取代小瓶裝用品;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個人衛生用品則不得主動陳列(SPA、游泳池等附屬設備、服務設施、客房以外之經營設施則不在管制範圍內)。 

 過去常使用的小包裝旅宿用品,容易造成大量的廢棄物,環境部希望透過「以大代小」、「鼓勵自備」,來達到源頭減量,在旅遊的同時也能實踐環保。其實,在新政策上路實施之前,已有許多業者提前響應開跑,包含提供環保住宿優惠房型、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等。

 環境部預估,新政策實施後,一年可減少4.6億以上的小瓶裝旅宿用品用量,減少重量約2,100公噸,相當於一年可減碳2,500公噸,小瓶容器更換為大瓶容器,整體塑膠使用量約減少30%。環境部也將協同觀光署、旅宿業相關公會代表等,共同加強對國內外消費者宣傳永續旅遊,響應全民綠生活,對環境盡一份心力。

 隨著能源與自然資源匱乏的危機,各界逐漸關注節能減碳的議題與實行情況。儘管近年來觀光旅遊業的蓬勃帶動了許多地區的經濟發展,卻暴露出其高耗能、汙染與過度浪費自然資源的問題。旅館是觀光旅遊業的一個重要伙伴,因此環境責任議題對旅館業來說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挑戰。為了滿足旅客在食物和住宿方面的需求,旅館在營運及提供服務時確實會對環境造成顯著的影響,如大量消耗能源、水、非再生資源等,也造成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現今全球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議題備受重視的情況下,綠色旅遊、生態旅遊則被視為一種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在旅行過程中對環境和當地社區造成最小的負面影響,同時支持環境保護並參與在地活動,促進地方產業創生。對地區發展來說,我們期待的不單只有降低拋棄式備品的使用,更盼望能帶動整體住宿往「環保旅店」的理想邁進。

 除了響應不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外,為節省水資源、避免產生大量廢水,也呼籲續住不更換毛巾床單,多採用具有節能減碳標章的節能電器、省水馬桶或水流量較低的蓮蓬頭。此外,在飲食上也不提供免洗餐具、鼓勵飲水機取代瓶裝水,降低廢棄垃圾增加的機會。每人只要貢獻一點,就能減少環境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