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懶得運動
運動生活化。為了健康,必須要求自己運動,因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增加,並增加大腸癌、高血壓、骨質疏鬆、脂質失調症(lipid disor-ders)、憂鬱、焦慮的風險,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幸福,請您動一動,可從最簡單的家務做起,就可將靜態生活改為動態生活,每次運動10分鐘,累積身體活動量,每天30分鐘就可達到動態生活。
◎自己動手整理家務、擦地板。
◎利用手邊易取得的物品,作為運動器材,使運動融入生活,不用出門也可累積身體活動量,如利用空的寶特瓶,加水代替啞鈴;做毛巾操。
◎接送小孩走路上下學,增加親子互動。
◎假日安排帶著家人到戶外活動,約朋友一起騎腳踏車或打羽球、桌球等,亦可增加感情。
四、沒有興趣運動
運動趣味化。與自己興趣結合,並將運動融入生活,可結合趣味競賽及休閒,與朋友結伴一起打球、逛街、戶外踏青欣賞風景等。
◎ 如有唱歌興趣,可於唱歌時身體跟著自然擺動、使用可幫助身體活動之電視遊樂器,與家人朋友同樂、或從事園藝亦能增加身體活動量。
◎參加運動社團 (游泳、有氧舞蹈、羽球、健走、騎腳踏車、網球等),使自己能規律運動,有老師指導及同學陪伴,亦可增進人際關係。
◎ 與寵物遊戲或蹓狗,亦可增加身體活動量。
五、健康狀況不能運動
要活就要動。運動可增強身體體能,促進健康,若身體有健康問題,如氣喘、心臟病或不良於行、臥病在床等情況,建議諮詢醫師,提供運動處方,在不影響健康狀況情況下,進行身體活動,漸進增加體能;運動的立即好處包括降低血糖、促進心理健康、減少憂鬱、協助適應焦慮、幫助戒菸、增加疼痛忍耐力等;持續運動的好處,可降低心臟病突發的機會、減少中風的機會、降低高血壓、乳癌的風險及降低老人跌倒的風險等。
健康話題/破除5大不運動理由-2
-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