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塘岐靶場遷移與減噪可以並行

  • 2024-12-12

 在地方各界大聲疾呼以及多年爭取下,北竿塘岐靶場遷移案終於獲得軍方更多的關注以及具體行動。府會一行不久前在立委陳雪生陪同下拜會國防部,陸軍司令部釋出誠意也表示靶場遷移將訂出期程,近日軍方已在北竿靶場附近展開實地的噪音監測工作,所得數據將做為減噪措施參考。靶場遷移是配合地方整體發展的終極目標,而減噪則是當下迫切且必要的動作,兩項工作應力求並行並進。

 塘岐靶場是戰地政務至今一直存在的設施,但隨著時代的推移轉變,靶場的存廢已經不能僅從簡單的軍事需求面來考量,若能在北竿其它區域尋求替代場地加以遷移,則軍民之間可共創雙贏局面。地方各界期望國防部能針對塘岐靶場遷移訂定明確時間表,而遷移從選址到規劃及預算編列執行等程序需要時間,鄉親可以理解等待,但減噪工作則可以立即推動,甚至在明年度就能落實。

 往遠處想,靶場坐落在塘岐政經中心蛋黃區,鄰近運動場、衛生所、社福大樓、社會住宅預定地、塘岐國小及興建中的中山國中等,靶場的存在不僅影響民眾安全,更不利北竿鄉整體發展。

 塘岐擁有全縣四鄉五島面積最大的平原地,但靶場卻佔了近四分之一的用地;近年來地方正在為體育館、示範住宅、展演廳等多項公共設施苦思無可用之地,而靶場土地若能釋出,將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而靶場必須遷移的另一個迫切性問題是在噪音污染及危害,塘岐靶場射擊噪音問題一直是個難以忽視的挑戰,對周邊環境的居民更是一種干擾。尤其受地形影響,射擊時產生的音爆迴音在塘岐社區更是明顯,軍方目前正在針對靶場周邊進行噪音監測,屆時讓數據來說話,也希望對未來減噪措施有所幫助。

 相對於遷移,減噪應在經費及時效上更容易落實,不論是利用地形還是屏障設施,以目前的減噪科技是可以推動落實的。裝備選擇也是影響噪音的一大因素,前陣子馬防部在與地方各界現勘靶場時也提及未來可調整射擊兵器類型,甚至可以進行射擊時間管理,避免在夜間或早晨等敏感時段進行射擊活動,透過與周邊居民的溝通,選擇適當的射擊時段,也可以大大減少噪音對生活品質的干擾。塘岐靶場遷移已是地方整體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遷移需要較長時間各界可以理解,而減噪工作迫切且途徑和方法都很多,只要有心,明年度就能推動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