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歲末年終時候,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來襲,各類呼吸道傳染疾病蠢蠢欲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日前再度呼籲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以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疾管署指出,國內持續新增新冠重症病例,自今年10月1日新冠JN.1疫苗開打以來,新增本土病例未接種新冠疫苗達98%以上,耶誕及跨年假期將接續到來,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針對尚未接種新冠疫苗者,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以及計畫出國的民眾,應儘快接種新冠疫苗以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今年度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開放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流感疫苗,並全面開放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新版JN.1新冠疫苗。流感及新冠疫情都好發於秋冬季節,尤其新冠疫情不是小感冒,持續變異的新冠病毒,對人體健康威脅仍大。據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統計,去年冬天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據疾管署的資訊,新冠併發症患者中近8成為65歲以上長者,死亡患者中有9成是長者,8成6有慢性疾病,照顧好這兩類風險高的族群,非常重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民眾對疫情的關注度也下降;不過,新冠病毒卻沒有因此銷聲匿跡;隨著時序進入冬季,正是流感病毒活躍的季節,季節性流感的症狀與COVID-19相似,面臨 COVID-19威脅與流感流行季雙重挑戰,民眾不能掉以輕心。隨著氣溫下降,各種病毒虎視眈眈,必須持續落實自我保護,例如:戴口罩、勤洗手、接種疫苗等,才能免於受到感染。呼籲民眾若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免疫力較差的族群,以保護自己與他人。
秋冬接近歲末年終,群聚時機較多,流感與新冠疫情會慢慢升溫,注射疫苗的好處是可防止流感、新冠肺炎及減輕病情,不僅保護自己,更可保護周遭免疫力較低下的家人朋友,減少引發重症的風險。因此,呼籲民眾應配合流感疫苗的施打計畫,進行雙疫苗施打,以獲得保護力。
雖然接種疫苗並非萬靈丹,卻是傳染病防治的重要工具。國人應持續且堅定地配合政府防疫政策,也要提醒並鼓勵身邊親友,只要符合各階段接種資格者,應積極完成疫苗施打。此外,防疫新生活的各項要求,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仍應持續落實,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健康。
社論/冬季病毒傳播高峰期 接種疫苗打造雙重防護力
- 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