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冬後適合磯釣的天數較往年多,在上一波海象平穩期間,東引、北竿及莒光等鄉都湧入上百位釣客。釣客群族在馬祖秋冬旅遊淡季時可以成為重要客源,但要想吸引釣客前來的最重要前提是要有魚可釣。馬祖算是國內最後一塊磯釣天堂,我們應善用地理環境與海岸生態的優勢,把磯釣當做一項重要產業來經營,從釣魚規則、釣場管理、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多面向深入探討並訂定相關辦法加以落實,如此方能永續這項產業。
在台灣磯釣這項活動隨著人們對於休閒娛樂需求的提升而逐漸受到重視,初步估計全台從事釣魚的人口約3至4百萬之多,這是一項龐大的消費客群。
而馬祖列島大小島嶼星羅棋佈,又位於舟山群島附近,在漁場地形上佔盡優勢,自古以來就是重要漁場。隨著傳統漁業式微,休閒磯釣近20多年來已逐漸取代成為馬祖重要的漁業型態,但相關的釣魚管理與開發都遠落後於先進國家。磯釣,即在海岸岩石、礁石等地進行釣魚的活動,的確能讓釣友們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中感受釣魚的樂趣。馬祖之所以能吸引釣客前來,關鍵仍在於比起台灣其它地區馬祖的魚還是比較多一點,但若不加以管理與管制,在過度釣捕的情況下,優質的釣場不久後也會變的殘破不堪。
隨著政府對於海洋事業的重視及推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針對磯釣的相關政策及活動出現,如舉辦大型釣魚賽事、推廣釣魚教育等,這將有助於提升磯釣的知名度與專業性,吸引更多熱愛海洋的民眾參與。
馬祖有其發展優勢,客源不成問題,重點是要藉由積極的管理達到生態永續的目標。期望越來越多的釣魚團體及個人釣友,認識到可持續漁業的重要性,在釣魚時積極推廣「抓一放一」的理念,以減少對海洋生態的破壞,而馬祖現行法令只針對魚體大小進行捉捕限制,但數量並無明文規範,建議應效法先進國家進行限額,有助於維護和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磯釣活動在各方面的推動下,展現了廣闊的發展潛力與美好的未來,磯釣不僅將成為一項悠閒的休閒活動,還將成為保護海洋自然環境的重要一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讓更多的人享受釣魚的樂趣同時也能兼顧海洋資源保育。隨著生態旅遊和綠色休閒理念的流行,磯釣在台灣的發展空間仍然廣闊。希望相關單位能加強對釣魚文化的推廣與行為的管理,同時呼籲釣友們珍惜自然資源,維護海洋環境。只要馬祖有魚可釣,釣客自然會源源不絕而來,而政府也要把磯釣視為觀光休閒產業之一,投入更多政策用心經營。
社論/把磯釣當做產業來經營
-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