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離燙傷危險 拒絕燙燙小魔鬼
隨著冬季的到來,寒冷的天氣使得許多人更依賴取暖設備,如電暖器、火爐以及熱水袋等。然而,這些取暖工具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燒燙傷等意外事故。為了提高民眾的安全意識,防止冬季燒燙傷事故的發生,提醒民眾在使用取暖設備時要特別小心,並提供了一些簡單的防範措施。
◎ 安全使用取暖設備:選擇具有過熱保護功能的電暖器或暖爐,並避免將它們放置於易燃物品附近。使用火爐時應保持良好通風,並定期檢查設備是否存在損壞或故障。
◎ 謹慎操作烹飪設備:在煮食時,應注意瓦斯爐周圍的安全,避免食物、油水溢出時引發燙傷。烹飪過程中避免兒童或寵物留置於廚房內,以防誤觸熱源。
◎ 地板應具防滑設計:地板應隨時保持乾燥、整潔,並設置防滑設計,尤其在容易造成濕滑的場所,例如:浴室、廚房等;也不要將玩具或雜物等東西亂丟在地上,以免端熱湯或熱水時滑倒,而燙傷自己或幼童。
◎ 泡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幫孩子放洗澡水泡澡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並告知孩子不可以觸碰剛放完熱水的水龍頭,避免燙傷。若使用熱水或接觸熱源,應特別注意孩子的動向及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 讓孩子遠離化學清潔用品:避免使用強酸或是強鹼的化學清潔用品造成灼傷,並放置在不易讓孩子取得的地方,且瓶身需要清楚標示避免誤食。
◎ 燙傷急救措施:若不慎遭遇燒燙傷,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約10至20分鐘,避免使用冰水或直接使用冰塊避免二度傷害。若燙傷面積較大或嚴重,應盡速就醫處理,謹記燒燙傷處理五口訣:沖、脫、泡、蓋、送。
二:快樂出門 平安回家
馬祖人口較少,但隨著觀光業的發展,外來遊客逐漸增多。這使得交通流量有所上升,尤其是在繁忙的旅遊季節,交通事故的風險亦隨之增加。
◎ 行人安全:行人過馬路時走人行道,應提高警覺,過馬路前需注意左右來車,避免隨意穿越馬路,確保自身安全。
◎ 機車與汽車駕駛:駕駛人應該遵守速限規定,適當減速並保持車距。強調戴上安全帽和安全帶的重要性,家中有2歲以下的幼兒需乘坐後向式安全座椅,並詳閱安裝說明書,掌握安裝四口訣:「後、安、固、指」,安心出遊。
◎ 不讓幼兒獨自在車內:天氣悶熱時如果讓孩子獨留在車內容易因溫度過高造成中暑,且孩子呼喊時外面的人較不容易察覺。
◎ 不讓幼兒在馬路邊及車子後面玩耍:在馬路邊玩耍時玩具容易飛到馬路上,易造成駕駛閃避不及發生危險;另外車輛在倒退時因視線遮蔽的關係,不容易注意到在車輛後面的孩子,而可能在車輛倒退時撞上。
◎ 酒後駕駛的危害:進一步強調酒後駕駛的嚴重後果,呼籲駕駛人自律,避免酒駕行為。尤其在節假日或聚會期間,應選擇公共交通、計程車或指定駕駛人來避免發生悲劇。
三:五招安心睡 寶貝睡好眠
睡眠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重要一環,但不當的睡眠環境卻可能威脅寶寶的健康與安全。
◎ 嬰兒應該平躺睡覺:專家強烈建議家長讓寶寶平躺入睡,這樣可以降低窒息風險。避免讓寶寶俯臥或側臥睡覺,因為這樣的姿勢會增加猝死風險。
◎ 睡眠區域必須清潔安全不擺放鬆軟物品:為寶寶準備一個無障礙、清潔的睡眠環境。避免放置枕頭、毛毯、玩具等物品在嬰兒床內,以防止寶寶在睡眠中被壓住或窒息。
◎ 選擇合適的床墊與被褥:床墊應該堅固平整,不可過軟,這樣可以提供寶寶必要的支持,避免嬰兒頭部或身體陷入過軟的床墊中,從而降低意外風險。
◎ 控制睡眠溫度:寶寶的睡眠環境溫度應保持在適宜的範圍內,通常建議室內溫度控制在18度到22度之間。避免過熱或過冷,以防引發不適或過熱。
◎ 不與父母同床共睡:雖然很多家長習慣與寶寶共睡,但專家指出,共睡可能會增加窒息、跌落等意外風險。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在自己的床旁設置嬰兒床,讓寶寶在自己的空間內睡覺,並且可隨時察覺寶寶的狀況。
◎ 避免寶寶暴露於二手煙:二手煙對嬰幼兒的健康危害極大,會增加猝死風險。家長應避免在寶寶周圍吸煙,並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掌握寶寶安心睡五口訣:「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讓寶寶睡得舒服安心長大。
(文字資料來源:連江縣衛生局)
健康話題/預防兒童事故傷害
- 2024-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