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產業是馬祖重要產業,馬祖觀光資源雖然豐富,但由於秋、冬季氣候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遊客數量銳減,馬祖各島所有產業的景氣也因而受到連帶影響。如何提高馬祖淡季觀光遊客量,一直是馬祖發展觀光產業所面臨的嚴厲挑戰與重要課題。
現階段馬祖旅遊市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主要是旅遊旺季與淡季遊客人次比率懸殊,例如旺季住房率可達8、9成,甚至無法訂到房間,但是一到秋冬淡季,卻門可羅雀,形成經營瓶頸。進入冬季,馬祖地處離島,易受交通航班限制與不便,影響遊客出遊意願,成為馬祖淡季觀光發展之相對關鍵劣勢,如何積極尋求將氣候劣勢轉化為優勢,扭轉遊客對馬祖淡季觀光既有之刻板印象,是公部門與民間業者必須一起努力的目標。
季節性的需求變化本來即是觀光產業所面臨的難題,季節性供需不均衡對觀光產業的影響,雖然短期間無法扭轉,但仍然必須加以因應與調適,最常見的因應之道不外乎實施差別定價調節尖峰與離峰之需求,藉由淡季之降低價格來刺激需求,尤其航空運輸費用佔旅遊費用的比例較高,則可搭配淡季之促銷策略,使用數量價格折扣、優惠券、贈品、贈送行程等方案加以因應,設法消除或降低此一負面衝擊。當地運輸、住宿、餐飲等相關業者,在擬定價格策略時也必須考慮季節性的需求,在淡季時將價格作適度的調降,藉以反應季節性之差別定價,進而增加淡季的營運量。
實施淡旺季差別費率,仍必須注意減價銷售同時,遊程和品質皆需周全,避免遊客敗興而歸,連帶殃及自身企業形象和口碑。行程建議可朝不同路線著手規劃,或主打生態、戰地、宗教、聚落其中一環,讓人們深度體驗在地旅遊,並加強導覽和服務品質,運用網路行銷及社群經營,提供豐富促銷訊息曝光,持續經營舊有顧客,開發新客源。
進入旅遊淡季,有些業者選擇調養生息,利用淡季改善民宿或旅館設施,改進旺季期間所出現的缺失,進而研發新方案或培養人才,增強自身的實力並提升競爭力,為旺季市場做好各項準備。隨著競爭日益激烈,旅遊優勝劣汰的現象將愈發突出,觀光業者必須不斷尋求創新,不僅要在「量」上有可觀的成長,在「質」的方面也要不斷精進。
秋冬旅遊的節奏適合放慢,以體驗、認識在地常民生活、島嶼文化為主軸,不但可以呈現馬祖多樣的面貌,也讓旅人可以在不同時間點玩到不同的馬祖,從而提高旅人來馬祖的誘因。當前世界旅遊的趨勢是「越是在地越有國際競爭力」,公私部門應協力發揚文化軟實力,同時揮別團客思維,轉向爭取興起中的背包客、自由行旅人市場,發展深度、生態旅遊,營造馬祖淡季之特殊觀光意象來克服季節性需求,藉以開發及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社論/讓更多旅人看見馬祖秋冬的在地魅力
-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