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馬港社協聯手舉辦海洋與藍眼淚生態知識講座

  • 2024-11-22

 海洋大學與馬港社協聯手舉辦海洋與藍眼淚生態知識講座,吸引多位居民參與。(圖/文:黃沛宣)

 海洋大學與馬港社協聯手舉辦海洋與藍眼淚生態知識講座,吸引多位居民參與。(圖/文:黃沛宣)

【記者黃沛宣報導】昨(21)日上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藍眼淚研究團隊暨馬祖藻類研究中心與馬港社區發展協會,聯手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夜光蟲與野外浮游生物觀察活動———海洋與藍眼淚生態知識講座活動,吸引了多位居民參與,進一步提升了大眾對馬祖海洋生態的認識與保護意識。

活動內容涵蓋了夜光蟲活體觀察、浮游生物多樣性探索,以及藍眼淚現象的科學講解。現場設置了解剖顯微鏡供民眾觀察活體夜光蟲,並展示浮游生物樣本,讓參與者近距離接觸這些微小但重要的海洋浮游生物。研究團隊特別將實驗室培養之夜光蟲作為展示之用,同時於活動前於芙蓉澳利用浮游生物網採集即時的浮游生物,以供參與鄉親如親歷其境,一窺海洋浮游生物之多樣性。

講座中的夜光蟲活體觀察、浮游生物多樣性展示是本次活動的亮點,社區民眾在解剖顯微鏡下清晰看到夜光蟲的特殊與構造,現場還展示了從芙蓉澳海域採集的浮游生物樣本,讓大家了解其在馬祖海域中的重要生態角色,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此活動介紹了浮游生物採樣及研究的過程,包括使用浮游生物網採集樣本,透過解剖顯微鏡進行形態學觀察及細胞計數,並輔以環境參數(如溫度、鹽度、pH值等)的測量,以建立完整的生態資料庫。旨在透過科學教育與生態探索,提升社區居民對馬祖海洋資源的重視,並以夜光蟲及海洋浮游生物為切入點,深入探討馬祖「藍眼淚」的生態奧祕,推動地方觀光與教育相結合。

現場氣氛輕鬆熱烈,社區鄉親踴躍提問並分享自己的觀察體驗。來自馬港社區的居民紛紛表示,活動不僅讓他們了解了家鄉的自然資源,更增進了對保護海洋環境的使命感。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蔡昇芳表示,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展現了社區與科研機構攜手合作的重要性,未來馬祖藻類研究中心將繼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這片海域的奧祕,共同推動生態保育與觀光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