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島13天 陳靜宜分享「東引飲食文化」

  • 2024-11-10

 飲食專欄作家陳靜宜「東引飲食文化」分享會,從多元面向詮釋東引在地飲食文化特色,一起回顧最能喚起美好的料理。(圖/文︰陳其敏)

 飲食專欄作家陳靜宜「東引飲食文化」分享會,從多元面向詮釋東引在地飲食文化特色,一起回顧最能喚起美好的料理。(圖/文︰陳其敏)

 【本報訊】飲食專欄作家陳靜宜8日晚間在轉角餐廳舉辦「東引飲食文化」分享會,娓娓道來駐島13天的發現與心得,並把老酒、鮮魚評為東引(馬祖)最具地域特色的食物,還建議不要為了迎合觀光客的口味將傳統滋味進行完全的改變,可以在既有基礎上轉變升級,而不是把自己的特色變到消失不見。

 陳靜宜分享的美食照片中,出現最多的是紅艷艷的老酒與紅糟料理。在島上住了13天,陳靜宜不但觀看記錄了製作老酒的過程,還品嚐了老酒蛋、老酒糯米飯、紅糟蒸黃魚、炸紅糟鰻、紅糟肉等馬祖的道地料理;老酒在馬祖,家家戶戶都在釀,每家的味道都不盡相同,各有特色,但是酒麴來源主要都是來自大陸或台灣地區,未來若能發展到自製酒麴,並把老酒年份做分類分級,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形塑馬祖老酒的品牌形象。

 東引的黑鮸魚丸,陳靜宜是讚不絕口。從漁港看見一簍一簍鮸魚上岸,到成為大鍋裡的粒粒魚丸,陳靜宜發現東引人打魚丸很有氣魄。「台南虱目魚丸也很有名,但是那兒的人打魚丸是利用多餘的虱目魚,不像東引人買魚就是為了打魚丸,認為魚丸才是主體,很不一樣。」也因為這樣的堅持,鮸魚魚丸自然是飽含魚肉味道,且口感紮實富Q勁。

 懷著忐忑心情上島駐村的陳靜宜,卻沒想到,一上島後,等待著她的卻是溫馨燈火,美味佳餚,觥籌交錯與暖心人情。從議長張永江、鄉長林德建、鄉民代表會、東引指揮部,到東引各家餐飲店與熱心的島民,莫不敞開雙臂歡迎作家的來到,端出一道道的地方特色美食,佐以好客、友善的人情味。從陌生到熟悉,又從熟悉到喜歡,陳靜宜對知名作家傅月庵形容的「東引很黏人」生起同感,感謝大家的熱情相待,讓她看見了不一樣的東引。 

 東引飲食文化分享會,鄉長林德建、鄉代會副主席劉家宏、代表張雪華及數十位鄉親與會。林德建說,靜宜小姐的到來,讓這裡的業者、鄉親透過互動和飲食體驗,再次喚醒了深植的味覺記憶,以及與傳統飲食的情感連結,也期盼透過作家的文筆引導思考地方飲食文化的亮點與創新潛力,並讓更多人發現東引的風光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