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改變風的方向/文 :陳翠玲

  • 2024-10-21
用椬梧的枝條編成捕夢網的環

用椬梧的枝條編成捕夢網的環

椬梧的果實

椬梧的果實

椬梧樹

椬梧樹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這句話出自丹碧莎.莫尤(Dambisa Moyo)的著作《援助的死亡》中的一句話,隱喻著生命中真正的渴望及夢想;當下,就得化為行動。

 教室大樓的二樓有塊狹長的空地,早先學校預備了石板將它鋪成一條步道,步道旁空地闢了角落花園,我將它稱為「癒花園」,石板路兩旁種上了豆梨樹、凹葉柃木、還有天外飛來的紫珠跟桑樹的種子,他們各自亭亭而立,但長得最多最快的是我從台北家中庭採的美人蕉種子,隨意撒在石板路兩旁,該是它長葉、開花、結果的一次也沒錯過。我常常在那角落播種及繁殖各種類的植物,手栽植物是我的興趣也是生活,校園的境教也是可貴的,師生隨時可以觀察,自然老師有需要植物教學,我也會義不容辭為他們準備花盆、泥土、工具。常常摸泥土能活化腦細胞解憂鬱,跟手捏陶土一樣令人放鬆及紓解壓力,我也一直奉為生活聖經,相信就存在。

 家中院子裡有兩棵椬梧,馬祖話稱椬梧為「給木(ㄍㄟㄥˇㄇㄨˋ(ke-ingˇmuˋ)」是從野地挖回種在大盆裡,「給木」生命力極強適合小島風土,想像中「給木」在淺盆種,用人工的方法將枝葉扭來抝去,然後在鐵線纏繞下優雅的伸出枝條,葉子也在控制下變小有如銀幣(葉背是銀色的),但一切都是想像,崇尚自然自由的花園主人,不可能讓「給木」屈身在小淺盆裡,變成「盆景」。所以,兩棵「給木」都長到了一米多,枝葉也肆無忌憚地自由地向外伸出,院子主人說:「一棵讓妳種在學校『癒花園』裡。」此時行動力很夠的他立馬載來學校,我央請校工挖洞種下,幾年來它開枝散葉爬上了圍籬,更衝上了遮雨棚;而家中院子裡的盆栽椬梧,依舊仍一米高,認份的謹慎的生存著。

 近幾年,秋冬季一到,癒花園裡的椬梧會開許多花,也漸漸結成果,不時有師生發現後引起一陣騷動,爭相欣賞及討論。有一個小孩會常常來觀察它,並可以說出前一年椬梧的花何時開?數量多少?跟今年比如何等等…也常關注我在公佈欄上分享的節氣消息,甚喜!孩子們總會問果實可不可以吃?我也總是請他們洗洗後嚐嚐,每次看他們將椬梧果實含在嘴裡,整張臉皺成一團,但嘴角仍有笑意便覺得可愛。

 椬梧,是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葉蔓性也能攀爬依附,銀白色葉背很特別,花期秋冬季,花小白色常常落得一地,白花細細碎碎的,惜花者稱之浪漫,視植物為無物者,尤其在人行走道上,可覺得是一地狼藉。春季一到便結成果,成熟時為橘紅色,果皮上有銀白點點,小小果實掛滿樹,熟透的落果也掉滿地,經過的人們踩過果實讓它即刻化成了春泥。

 記得剛在校園種下椬梧的那一年,就在樹下立一塊圓石,上面寫著樹名「椬梧」,一位家長帶著一位朋友來訪,我帶著她逛校園,她看到圓石上「椬梧」二字,先驚喜的看著我、再看看圓石,指著圓石說:「椬梧」是我的家鄉,我問是台灣哪裡?朋友說是雲林縣口湖鄉,我說「椬梧」是這棵樹樹名。從那時候起我們因為「椬梧」變成好友,友誼的芬芳一直浸潤著我們,好友總不時捎來問候,我也見人如見樹般的親切。

 一次國中的大孩子要去發表他們為家鄉拍攝的影片,想要家鄉特色手作物,當做成果發表會上的家鄉特色的認購品,我們師生利用了椬梧枝條柔軟跟容易彎折的特性,做成捕夢網的環形,再拉線吊上小島潮間帶的貝類及螺,成為有小島特色捕夢網,吸引許多外校師生駐足,最後也全數認購一空。

 辦公室靠窗的位置外面是一個三角形畸零地,小島上的風常不停吹,垃圾隨風旋轉到畸零地,成為學校常需要打掃的重點區域。椬梧長成大樹後,三角畸零地已不再堆積垃圾及枯葉了,因為長大的椬梧擋住了直接可以貫穿空間的風,已經讓風改變了方向,於是在我的窗外三角地帶又另闢了角落花園。

 一棵樹,可以改變風的方向,改變了風景,當你渴望夢想並化為行動時,夢想就會在不遠處;也深深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及觀看世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