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幸儒報導】海漂垃圾大變身!2024藝術游擊西莒駐村藝術家鄭伊里發揮專長,帶領鄉親用海漂浮球DIY,連接藍芽製作音箱,用手機播放音樂,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讓鄉親嘖嘖稱奇。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2024藝術游擊西莒藝術家駐村計畫,藝術家鄭伊里在駐村期間,觀察到村民家中皆可見海漂浮球,有的作為容器,有的作為裝飾,因此發想作為音響音箱使用的可行性,在實驗後更意外發現,這些海漂浮球有著極佳的共鳴。日前在田澳村福餘商店1F舉辦《海漂浮球DIY音箱》工作坊,帶領著民眾了解音響的內部構造及原件,讓民眾親手製作音箱,後播放自己手機裡的音樂、仔細聆聽不同海廢所發出的聲音效果。
鄭伊里表示,廢棄的大型浮球有良好的共振,會讓單體喇叭音量及音頻擴大許多,利用海廢垃圾轉變成音響設備,也讓我們發現到垃圾再利用的價值。參與工作坊的鄉親也說,一直困擾小島的海廢問題,透過藝術的形式來轉譯,賦予了海廢垃圾新生命。
2024藝術游擊西莒駐村計畫 藝術家鄭伊里帶領鄉親海漂浮球DIY製作音箱
- 2024-09-19


2024藝術游擊西莒藝術家駐村計畫,藝術家鄭伊里帶領鄉親用海漂浮球DIY製作音箱,效果讓鄉親嘖嘖稱奇。(圖/文:宋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