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漁業文化歷史悠久 漁船彩繪別具獨特性--福州晚報

  • 2024-08-18

 【福州晚報報導】2024年福建省開海文化季(福州分會場)暨福州(連江)開漁儀式16日在連江舉行。

 開漁前,連江海上「托尼老師」林道旺「爆單」了。林道旺拿起日記本翻看,只見裡面是密密麻麻的訂單。

 一時之間單子「轟炸」,他無奈地說:「都等等,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呀!」

 林師傅今年52歲,從事漁船彩繪20多年了。連江是中國重要的造船基地,有著歷史悠久的漁船文化,漁船彩繪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林師傅表示,漁民一年中有大半時間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時常與暗流險灘打交道。船是他們的生產工具,也是他們在海上唯一的依靠。古時候,為了保護船舶,減少腐蝕,漁民在用於造船的木材表面塗上各類漆,畫上喜歡的圖案。漁民相信,這樣一來,船便如同有了生命。後來,這種傳統習俗就催生了獨特的漁船彩繪藝術。

 儘管鋼制漁船取代了木質漁船,但漁船彩繪的習俗一直在當地流傳著。每年休漁期間,漁民們都會對漁船進行上漆保養和彩繪,防止船上的金屬器件銹蝕。

 林師傅有著嫺熟的手藝,一個滾刷即可作畫。這些天,他穿梭於大小船舶間,用斑斕的色彩給漁船繪新衣。相比普通人兩天畫一條船,他一天能畫七八條。因此,有的船東10多年都堅持找他。

 「我就在海邊長大,七八歲時就蹲在一旁看老師傅畫畫。因為喜歡,我後面學了畫畫,一開始到各個村莊畫人物,後面轉為給漁船畫畫。」林師傅說,他們對船首、船尾、船艙和桅杆等各個部位如何漆畫、顏色如何搭配,都有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隨著時代發展,彩繪圖案越來越豐富。圍繞「漁業豐收」這個主題,漁船彩繪以蓮花和各類名貴海產為主角。「比如做鮑魚生意的,就會畫上大鮑魚;畫上蓮花的話,就代表「好運連連」;如果出海想捕撈到帶魚、大黃魚、梭子蟹,就會在漁船上畫這些海產。」林師傅表示,彩繪寄託著船東們對漁業豐收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