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報導】漁伴船興,漁因海興。這些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連江沿江向海、襟山抱海的自然稟賦以及舟楫為馬、以海為田的海洋文化基因。回溯歷史,古稱溫麻的連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造船基地:從「福建第一船」到溫麻船屯,再到粗蘆島造船基地以及深遠海養殖平臺……連江人向海圖強,書寫「船」奇。
閩越人「習于水鬥,便於用舟」。早在5000多年前,閩越先民就已在連江拓土生息。連江黃鵝嶼遺址、馬祖熾坪壟遺址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數量甚多的魚骨、貝器、貝殼等,具有濃厚的海洋色彩。
出土于連江山堂村的獨木舟,有著「福建第一船」之稱,意味著先民已掌握了一定的航行技術。據悉,該獨木舟長7.1米,首寬1.2米,尾寬1.6米,舟體總重2噸,樟木挖制,可承載二、三十人,為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的產物。這是迄今在福建考古發現最早的舟船實物,現收藏在福建省博物院。
海洋文化遺址以及「福建第一船」,見證了連江先民從陸地走向海洋的壯舉:他們生活在沿溪、沿江、沿海區域,從事原始農漁生產活動,甚至前往外海探險,游走於內陸與海島之間。
福船是福建海洋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水密隔艙技術是福船的「黑科技」,被廣泛應用於漁船、貨船、戰船以及外交使船,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造船業的興起,為連江西晉設縣創造了有利條件。西晉太康三年(282),溫麻縣設立,是福建最早的8個縣份之一。《宋書·州郡志》記載:「連江縣在府治東少北,本漢冶縣地,吳為溫麻船屯。」
憑藉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連江人的足跡開始從閩江走向近海:南北朝時,開闢閩江下游、敖江流域和沿海一帶的6條航線;唐代,琯頭港成為福州港的出海外港;宋元時期,福州至黃岐半島的航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航道……這些在航海史、造船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幾筆。
到了明代初期,福州造船業在國內首屈一指,連江造船技藝也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據載,鄭和船隊在連江等地招募舟師、造艦修船等,促進了當地造船業的發展。連江縣博物館收藏的明代鐵竹篙(鐵錨),原立于連江縣城北門外,經考證為大噸位航船使用。
在近海養殖方面,連江大力發展「六貝兩藻」,形成「海養貝藻魚、陸養蝦鰻鮑」特色水產養殖業。1994年底,連江水產品總量位居福建省第一、大陸全國第二。
30年來,從閩江走向近海,再走向遠洋,從一條船到一條魚,再到一條產業鏈,連江經略海洋的同時,不斷塑造起「向海洋要食物」的大食物觀。2021年,連江漁業產值位居全國縣級首位,並形成了鮑魚、海帶、魚丸等優勢產業。
連江:逐夢全球 書寫「船」奇-福州晚報
-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