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學、考、訓、用連結
考選部辦理公務人員考試,承接上游教育端學校培養的學生,經由考試,將錄取者送至下游用人端的中央及地方機關,考選部可說是一個銜接的橋梁,需要溝通協調的業務相當多,對於如何延攬優秀人才進入公務體系,提升國家競爭力,張秘書長服務公職多年,以地方機關的視角,是否有策略及因應之建議?他認為「國家考試是確保在公正的前提下,落實優秀人才進入公職的考試制度,並具有衡鑑專業學科能力的功能,無論政府與企業都需要延攬優秀人才,然以國家發展角度來看,一流人才應先到政府部門服務,透過制定良善政策,進而帶動引領私部門及民間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整體繁榮與社會安定,所以政府如何招募優質人才愈顯重要。」
張秘書長同時指出,目前的考試制度雖然公平,但多數單採筆試,可能產生會考試但不會做事的現象,應該借鏡民間與國外先進國家作法,兼採「口試」取才。以企業為例,採取層層面試而非筆試徵才,對政府而言,筆試固可衡量專業知識及學識,而口試則可提供用人機關及應考人彼此有選擇的機會,不僅機關可選擇適合的人才,應考人也能事先瞭解機關體制及環境能否適應,避免如同「雙盲」的考試分發制度。尤其以馬祖為例,長年存在留才不易的問題,新進人員流動率高,機關淪為人才培育班,難以網羅有意願深耕在地者留任服務,造成嚴重人力斷層。
十年有成,開辦離島特考
離島特考考試規則經過多年及多方努力,於112年12月21日訂定發布,考量現行考試不易選拔離島地區適合人力,為篩選專業能力足以勝任職務,且有意願及熱忱在當地服務之人才,離島特考於筆試外,增加第二試口試,占總成績40%,口試由各離島地區用人機關派員參與,拔擢兼具專業知識與工作態度,且有意願深耕在地之適格適任人才,以強化偏鄉人才考用效能。離島特考將於今(113)年12月首次舉辦,與地方特考雙軌同時舉行,用人機關擇一提缺,為離島用人向前邁進一大步。編輯小組請教秘書長對離島特考的看法,如何讓社會大眾更加信賴筆試兼採口試的選才成效?
秘書長表示,過去10年,一直積極爭取國家考試增加口試取才,以增進考用配合,又考量離島環境條件之特殊性,於是倡議開辦離島特考,解決離島嚴峻的用人問題,期能延攬對在地富有服務熱忱的人才,並可進一步克服留才障礙,避免造成人力斷層。面對離島特考首次舉辦,秘書長對此表達由衷敬佩與感謝,今年離島三縣僅馬祖提報缺額,他也坦言唯一要求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並已協調各局處將需用名額全數提報至離島特考辦理考試。他認為離島特考為國家考試制度的試金石,若辦理成功,可作為其他考試增加口試取才之參考,有示範帶動效果,並且務須嚴守口試公正性及內容客觀性,以實際行動,杜絕外界疑慮。
對於國家考試採取「資格考」的看法
依公務人員考試法第3條規定,公務人員之考試,應依用人機關年度任用需求決定正額錄取人員,依序分配訓練。並得視考試成績增列增額錄取人員,列入候用名冊,於正額錄取人員分配完畢後,定期依序分配訓練。一般認為這是強調考、用配合的「任用考」制度,雖然用人機關有某種程度參與,但仍由錄取者選機關,機關無法選人,故有「資格考」的倡議,讓機關與錄取者有相互瞭解的機會,避免「雙盲」現象,也要避免「流浪公務員」出現。編輯小組特別請教秘書長對此項「資格考」提議的看法,他表示非常支持國家考試採資格考制度,並建議可建立人才儲備資料庫,筆試及格而口試未獲錄取者,可擇優納入資料庫作為候用名單,適時補足機關用人缺口。張秘書長另以地方特考為例,土木工程類科每年錄取不足額相當嚴峻,多數係因未達50分最低錄取標準,若其他錄取分發區未獲錄取之應考人,其成績達50分以上者,可至其他錄取分發區參加口試,創造用人機關及應考人雙贏,惟此涉及考試制度變革,也許是未來可思考的方向。
此外,為網羅更多優秀的年輕世代投入公共服務之意願,考選部借鏡英國、新加坡之經驗及作法,籌辦預備文官團,希望透過先修課程、預備文官團體驗營及大學相關課程等形式,實踐未來從大學端甄選、培育優秀青年進入公部門的可能願景,繼110年首次舉辦「2021預備文官團-地方文官領航隊」,112年與連江縣政府攜手合作辦理「預備文官團—離島文官領航隊」,將研習範圍延展到距離臺灣本島最遙遠的馬祖,希望青年學子透過實際參與離島公共服務,深入體驗其社會福利、經濟發展及文化產業等地方治理。本次活動在張秘書長領導規劃下,團員在連江縣政府文化處、交通旅遊局、衛生福利局(113年1月1日改制為衛生局)及環境資源局等局處進行為期一週的實務研習,獲益良多。對於預備文官團的創新選才構想,張秘書長深表贊同及支持,他認為加強考試端與教育端連結,將有助於吸引優秀年青學子進入公部門服務,並建議未來持續推動。 (未完)(資料來源考選集粹)
考選集粹專訪秘書長張龍德(三)
- 2024-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