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藝術家聯展」 馬祖不缺席

  • 2024-07-23

 「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藝術家聯合巡迴展」,7月24日(三)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3樓4展廳開展,其中展出數幅出身馬祖的畫家曹松清的油畫創作。(圖:曹松清)

 「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藝術家聯合巡迴展」,7月24日(三)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3樓4展廳開展,其中展出數幅出身馬祖的畫家曹松清的油畫創作。(圖:曹松清)

 【記者黃沛宣報導】在文化部指導支持之下,由大媒體新聞網與譯嘉傳媒所主辦的「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藝術家聯合巡迴展」,即將進入北中南三地接力展出的盛況,首站的臺北場將於7月24日(三)於台北的國立中正紀念堂3樓4展廳開展,27日(六)下午2點舉行開幕式及交流座談會,相當受到外界期待。7月24日至8月12日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8月15日至9月12日於台中市政府惠中樓一樓,及9月14日至9月30日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文中心展出,歡迎熱愛藝術的民眾共襄盛舉。

 本次活動實屬創舉,在這次臺澎金馬藝術家聯合巡迴展中,結合了30位優秀的藝術家為離島發聲,我們看到了本島與離島藝術家們畫出的離島山海景致,其中也看見對離島景象的多元創作與觀察思維,讓作品展現新的軌跡與面貌。由活動的推動,透過作品展覽、交流講座的方式,向全民傳達三個離島的自然景致與離島之美,藉由此展可關注離島藝術家創作,提昇離島藝術家的文化創意能見度,亦增進觀展體驗與吸引力。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展覽除台北外,還將到台中及高雄巡迴展出,希望藉展覽讓民眾對離島藝術家的創作與藝術涵養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進而持續關注離島藝術家的作品。本次參展藝術家們許多是資深且知名的書畫家,不僅創作功底紮實,且展覽經驗豐富,多位更兼具美術科系教授身份,他們以畫筆畫出台澎金馬的秀麗山海風情,也透過本活動主題所結合的離島山海風情與多元特色,讓民眾更認識離島自然風光之美,別具意義。

 除了山海系列作品聯展,台北場將舉行藝術家座談會,台中場有藝術家現場揮毫,高雄場則是藝術家與師生見面交流會,在多元活動的設計下,主辦單位邀請參展的臺澎金馬藝術家交流討論在地創作的現況發展與生存條件,藉以觀摩彼此,共啟契機。展覽主辦、合辦單位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臺中市政府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文中心的參與,更提昇了活動的廣度與格局,意義深遠。

 本次參與展出的藝術家總計30位,臺灣藝術家有羅振賢、李振明、程代勒、林永發、高聖賢、余振明、李轂摩、趙宗冠、潘蓬彬、黃進龍、袁金塔、陳美惠、莊連東、廖本生。澎湖藝術家則有洪根深、鄭美珠、莊麗珠、鄭予翔、蔡樂生。金門藝術家是蘇益家、楊天澤、翁清土、吳鼎仁、張國英、唐敏達。馬祖藝術家為陳合成、劉玉燕、曹賽娥、林國勇、曹松清,期望透過「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聯展的藝術傳達,增進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及提昇民眾藝術共享與聆賞的涵養。

 身為馬祖人的藝術家曹松清表示,過去20多年來,每年回故鄉約2~4次,今年的畫展他以「遇見那些光」為名,展出21幅新創作的作品,分別屬於「藍眼淚系列」、「岩光系列」及「什光系列」等。其中「藍眼淚系列」創作,以捕捉陽光下的赤潮形象呈現的藍眼淚,當夜幕低垂,這些赤潮在風浪帶動下,不斷沖激岩石等地形,就會產生藍眼淚,曹松清的所有創作皆是以目視、拍照、錄影,加上自己的感受在筆下呈現。

 這幾年,「藍眼淚」被美國CNN納入「世界15大自然奇景」,想一睹藍眼淚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每年4~6月是福建閩江的汛期,豐沛的降水為閩江口的馬祖列島帶來藻類生長所需的養分,矽藻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而呈「U」字形的澳口,為馬祖創造得天獨厚看見藍眼淚的條件,矽藻因地形地貌而能滯留岸邊久一些,於是讓民眾更容易遇見那些夢幻的光。

 曹松清提到,每次回鄉,都會一個人在島上走來走去,讓自己的雙足接觸故鄉的每一塊土地。每一種視角、每一個巷弄、每次回眸,他都會驚奇的發現以前所沒注意到的細微但重要的生命記憶,而這些記憶正是其繪畫的養分與後來呈現出的作品。對曹松清來說,經過歲月洗禮,以故鄉為主題,調出島嶼的色彩,並以馬祖在地花崗石為繪畫語彙,讓屬於他個人風格的繪畫,吸引觀賞者在接觸馬祖前,能勾勒出馬祖的初步印象。想一窺曹松清的油畫創作,不妨來一趟「山海相連 離島發聲—藝術家聯合巡迴展」藝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