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 見證閩都「船奇」--福州日報

  • 2024-07-04

 【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三坊七巷的文儒坊因歷代儒林名士輩出、文武官員聚居而聞名。而這條坊巷裡房子最多的,是清代至民國期間的福州商業巨賈尤氏家族。位於文儒坊17號的尤氏民居,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

 如今的尤氏民居是尤賢模居住的舊宅。建築坐南朝北,四面封火牆,它由並列的東西兩座院落(正落、花廳)組成,建築面積2633平方米。該宅院是2010年3月動工修復的,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的氣派。

 福州市文物保護工程專家庫成員邱守廉介紹,院落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光緒年間及民國初期歷次重修,每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印記。如今,明代的穿鬥式木構架還十分穩定,廳兩側廂房的檻窗用楠木精雕細琢。

 一旁的花廳建有亭台、樓閣、假山、魚池和雪洞。花園裡的假山用海石壘砌而成,可以看到上面還有貝殼,通過石橋和臺階可以到達上方的涼亭。可以想像,在此賞月品茗的風雅與愜意。

 這座古厝不僅見證了尤氏家族的商業傳奇,如今還植入海絲記憶,演繹閩都「船奇」。

 被闢為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的尤氏民居,以福船海絲文化元素為切入點,以歷史為脈絡,以文物、文獻、圖片資料為主要載體,並輔以高科技手段,向公眾展示了福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福船誕生於宋代,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傑出代表。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寶船,便是採用福船的船型。展館裡展出了大大小小上百個木質帆船模型、部件(槳、帆、繩子等)、航海圖、航海日誌等珍貴文物。花廳露天池子裡,停著一艘復原的福船大型錨纜船,底尖上闊,首尾高昂,頗為引人注目。

 除了能領略中國古代的造船能力和航海能力,遊客還能在這裡看到從平潭碗礁1號沉船打撈而來的外銷瓷器,以及宋代福州洪塘窯、宦溪窯的出土文物。此外,展館融入多種動畫特效技術,還原了福州作為世界茶港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