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楨故居 三坊七巷最具歷史文化價值古建築--福州晚報

  • 2024-07-03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沈葆楨故居是三坊七巷最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築。首先,它建於明天啟年間,主體建築呈明式風格,距今已有400年歷史。其次,沈葆楨購置此屋是他任江西巡撫期間,在此他先後居住了十多年,經歷了江西巡撫、船政大臣、巡台欽差、兩江總督等職位變遷,做出了創立船政、驅倭保台建台等彪炳史冊的業績。再次,沈葆楨故居也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如沈葆楨丁憂在家開「一笑來」裱褙肆,寫字度日;左宗棠三顧沈家邀請沈葆楨出任船政大臣;1985年,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林徽因侄女林瓔來沈家探訪姑母等。然後,沈葆楨故居是福州不多見的官式民居,作為一品大員的宅第,既嚴格遵守建築規制,同時又簡單樸實,沒有像三坊七巷其他院落的彩繪、雕塑等裝飾,也沒有假山、水池及雪洞等。較三坊七巷其他宅院,它多了一個簽押房,是沈葆楨居家期間辦公的場所。沈葆楨故居的楹聯,少了「風花雪月」的映襯,有的是「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子孫賢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家風家訓傳承的內涵。最後,位於沈葆楨故居西花廳,相傳沈葆楨手植的流蘇樹為全福州市僅有的三棵百年流蘇樹之一,被列為一級古樹名木。

 沈葆楨自1847年中進士步入仕途,至1879年逝於任上,歷任多個重要崗位,功績昭彰。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創立船政和驅倭保台,至今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創立船政,鞏固海防。1867年,丁憂在家的沈葆楨由左宗棠力薦,出任總理船政大臣。任上八年,尋求「自強」,大力發展造船工業和教育事業,奠定了中國近代造船產業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製造和駕駛軍艦的人才;積極推動近代海軍建設,為中國近代海防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