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研學遊火熱 全新模式體驗鼓山文化魅力--福州日報

  • 2024-06-18

 【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福州,這座古韻與現代交織相融的城市,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遺不僅是福州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沿著鼓山登山道拾級而上,摩崖石刻綿延掩映於草木間。鼓山現存600多段從宋至民國時期的摩崖石刻,透過千年歲月向今人展示著中華書法文化的瑰麗,抒發著古人的登臨情懷,可以看作古人在鼓山發佈的「朋友圈」。但少有人知道,用於金石保護的傳拓技術,也是一門非遺技藝。

 「在古代技術不發達的條件下,拓片製作是保護石刻的重要手段,可以對文物表面的文字、圖案進行精妙複刻。拓片可以用於個人收藏、研究,還能作為石刻修復的重要憑證。」邱婷介紹拓片技藝的知識要領—首先將宣紙覆在要拓的石刻上,用清水潤濕,再小心翼翼地用棕刷刷去不小心產生的氣泡,直至使宣紙和石刻表面完美貼合。晾乾後,用不同規格的撲子蘸取適量墨汁或朱砂,均勻敷在撲子面上,逐漸讓字體「顯形」。邱婷說,拓片製作是個細緻活,動作要輕、準、穩,講究「薄墨多施」,一定要多次、均勻著墨,才能還原石刻的肌理感。互動體驗現場,不少遊客在排隊等待。

 來自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和景觀藝術學院的邱婷是閩都文化愛好者,為了讓更多人通過造物手作領悟石刻之美,她和學生設計了拓片製作的互動體驗課程,沒想到在研學活動上大受好評。

 隨著鼓山摩崖石刻文化影響力的擴大,以摩崖石刻為主題的研學遊逐漸紅火,鼓山的「朋友圈」逐漸家喻戶曉。參加了首期摩崖石刻研學營的家長陳先生感慨,通過實地走訪、深度學習和親自動手體驗,孩子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目前鼓山正在籌建摩崖石刻展示館。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研學遊需求,石鼓名山少年團研學營將帶領學生家長以更生動的方式打開鼓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