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歷史文化區 古碑刻承載長樂千年府第印記--福州晚報

  • 2024-06-08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勒石以記,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在「千年府第街」長樂和平街,那些穿越歷史長河保留下來的石碑刻,記錄了這條擁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街道曾發生的那些故事,尤為珍貴。

 千年橋百年碑

 「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那古老的石橋鐫刻著我深深的記憶,記憶裡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這是著名作家黃河浪描寫的和平街太平橋,其中「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至今仍立在太平橋頭。

 據當地老人回憶,長樂解放前夕,發過幾次洪水,太平橋以下成了汪洋大海。這兩塊石碑記錄了幾百年前的洪水景象,令人感歎。

 八碎片復原碑

 在和平街士紳文化館內,一個被打碎成八塊的石碑如今重新粘連立起,特別引人注目。該碑為清道光元年(1821)長樂知縣周珩所立的《奉憲示碑》。

 1954年,長樂縣委縣政府建設幹部宿舍時,《奉憲示碑》被打碎成八塊用於砌地基。後該樓拆除,2018年該地辟為小花園,清理地基時將碑塊翻出,重新粘連後移立於和平街。

 長福營養廉碑

 在和平街西端,有一處斷碑,為「長福營養廉碑」。只有一段,上半截缺失,立於街角。經考證,此碑立於清朝雍正初年,距今約三百年。

 另外,和平街東端立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是清嘉慶十九年(1814)所立的通衢碑,記載長樂水系分佈及東關街修渠建橋等內容,反映了明嘉靖以後城牆擴建,河道、橋樑修葺與商貿街市間的互動關係,是和平街區從司馬第的內部道路逐步發展成為南北通衢的重要物證。

 另一塊是《崇正堂記》碑,從和平街明代城牆遺址下挖出,大部分碑文已被侵蝕得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到石刻雲紋裝飾以及篆書「崇正堂記」。

 古碑刻連接著幾代人的記憶,見證著世事變遷,記錄著獨屬於長樂和平街的老城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