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根據福州晚報報導,17日,位於閩侯縣荊溪鎮的十三厝當代藝術館裡人頭攢動。原來,這裡舉辦了一場名為「不穩定的橋」的展覽。
走進十三厝當代藝術館,此次展覽結合諸多家庭影像資料、手稿舊作等布展,呈現的不少作品體現了作者的回憶和巧思。
其中,作品《93盞燈》是以93盞燈來紀念沈文先生93年的生命歷程,恰似一座以光構成的「不穩定的橋」。這些燈散落分佈於展覽所有展廳,從開幕之日起每日熄滅一盞,其構思創作延續了沈也慣有的敏銳且獨特的視角。作品《致父親:無用之用》,由藝術家沈遠根據記憶製作了兩把椅子,前一把木椅來自兒時一段「夢一般美好的回憶」,代表自己,後一把椅子仿製父親沈文年邁之後坐的輪椅,代表其年邁的父親,以此重溫記憶中僅屬於父女的時光。
此外,在十三厝這個擁有前後雙天井和梓院的歷史民居,經由多名藝術家之手創作的數十件作品,將親情和回憶、探索和追求等各種理念「相容並蓄」,讓觀展的遊客沉醉其間。
據悉,十三厝當代藝術館系由徐家村的百年古厝—十三厝打造而來。該古厝始建於清末,不論是建築結構,還是石木雕刻內容等都極具閩侯地方特色。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推進文物活化利用,閩侯縣探索推出一批文物供社會「認養」保護,徐家村十三厝也因此被打造成高品質當代藝術館,於去年正式開館。「此次展覽是十三厝當代藝術館開館後第二次公開展覽,邀請的沈氏一家是福州的藝術世家,家族飽受侯官文化薰陶,在國際業界有著極高的聲譽。」十三厝當代藝術館館長劉義華說,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13日閉幕。
未來,十三厝當代藝術館還將不定期舉辦藝術家個展、群展、全中國雕塑名家論壇等活動,推動在地特色藝術與外界「接軌」,助推鄉村振興。
百年古厝打造高品質展覽 一睹閩侯地方特色--福州晚報
-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