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小寒節氣,又到一年耕海忙碌季。眼下,在中國海帶之鄉連江縣,近10萬畝海帶播種正忙。
在筱埕鎮官塢村的碼頭上,幾十頂帳篷沿岸一字排開,漁民正在帳篷內忙著夾苗。夾苗是個技術活,女工們一手拿著苗繩,每隔5釐米就沿反方向使勁一擰,另一隻手則拿著海帶苗將根部插入繩體的孔隙中,再把縫隙壓緊,這樣繩子就牢牢地「咬」住海帶苗。手快的漁民,一天能夾完180多根海帶繩。
「元旦前後是種植海帶最忙的時候,我們每天淩晨2時左右開始工作,常常是一家老小齊上場。」漁民陳雪琴告訴記者,他們將一個月前暫養在海裡的海帶苗採摘回來,分苗、夾苗後運到海田裡掛養,這一過程大約持續兩週。
連江本地漁民種植的海帶,幾乎都是官塢村研發的「黃官一號」和「閩優一號」。這兩個品種耐高溫、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畝產量可達30噸。
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統計,近年來,連江縣沿海漁民在黃岐灣、定海灣、羅源灣、東洛島附近海域養殖的「黃官一號」和「閩優一號」等優質海帶苗近10萬畝,苗產值7200萬元。
大陸連江近10萬畝海帶播種-福州晚報
-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