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茶旅融合 「詩與遠方」-福州日報

  • 2023-12-18

【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當下,北方已經銀裝素裹,在永泰縣同安鎮,福建省盧峰茶業有限公司的千畝茶山卻依舊翠綠,一壟壟茶樹錯落有致地沿山鋪開,空氣中彌漫著悠悠茶香。11座古樸別致的木屋散落在茶園中,遊客們圍爐而坐,煮茶閒聊,不亦樂乎。日前,該公司入選第三批國家級生態農場,永泰的茶旅融合之路再獲認可。

茶產業一直是永泰縣重要的特色產業之一。永泰地處戴雲山脈東北麓,具有相對低溫、高濕和多雲霧的氣候特徵,是福建十大茶葉種植地之一。然而,儘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永泰茶葉便名聲在外,可由於種植分佈散亂,經濟價值始終上不去,茶園疏於管理,許多制茶工藝流失,茶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9年,「創二代」盧貴雲回鄉接過父輩衣缽,邁出了盧峰茶業轉型的第一步,目標直指茶旅融合發展。「永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69.73%,生態環境優越,再加上近年來全域旅遊勢頭火熱,在永泰發展茶旅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盧峰茶業總經理盧貴雲說。

依託茶山風光,盧貴雲聯合臺灣團隊將茶產業與茶文化、茶旅遊結合,建設了草木穀閩台茶文化藝術中心、永泰細茶露營地、與自然對話的天文基地、森林步道、金葉銀杏景觀帶、玻璃網路直播間、山泉茶浴打卡點等,圍繞新式茶飲,打造圍爐煮茶、圍爐冰茶消費場景,開發茶眠茶飲、茶酒、茶禮、茶膳等文旅產品,並結合當地莊寨文化,以旅促茶,以茶促旅,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不僅如此,盧峰茶業還與茶農簽訂保底收購合同,提供就業崗位,惠及周邊7個村的560多戶村民,帶動2756名農民就業。遊客量的增加也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閒置民房也被改造提升為民宿。

「能夠入選第三批國家級生態農場,是對我們探索生態農業、綠色發展的最大肯定。」盧貴雲說,盧峰茶業將繼續推進茶葉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著力提高茶產品品質,深挖茶文化內涵,助力打響永泰茶葉品牌。

從「賣茶葉」到「賣體驗」,盧峰茶業入選第三批國家級生態農場的背後,是縣委、縣政府、茶業服務部門、種茶制茶人的執著與努力。近年來,永泰縣積極踐行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融合發展理念,做好「三茶」融合文章,實施永泰綠茶地理標誌保護工程和茶旅小鎮建設專案,鼓勵茶企、茶人、茶葉協會創新茶事活動,開展茶葉開採節、制茶體驗、茶葉品鑒等,構建茶館、茶莊園、工坊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和特色品牌產業深度結合,向經濟社會效益高效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