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海的那邊,馬祖芹壁村的石厝變身精品民宿或文創空間;海的這邊,連江最大「石頭村」-黃岐鎮大谷村擬修繕開發,與古石村等聯動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福建省住建廳發佈公示,大谷村擬列入2024年重點改善提升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名單。連江馬祖有望以石為媒,開展文旅合作。
連江最大「石頭村」將活化利用
大谷村坐落于黃岐鎮西北部,是連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頭村落。從空中俯瞰,連片的石頭厝密密匝匝,石牆夾著石徑,石徑綴著石房,猶如一座石頭城。
據當地村民介紹,長期以來,他們就地取材,用石頭建造堅固的房屋,於是形成了一個個獨特的石頭厝群落,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目前,村內擁有石厝130座,保存完整的傳統建築兩座,分別為陳家宅和王家宅,兩個宅院皆為清朝建築。這些石厝以石木結構為主,以五脊四坡或二坡形式呈現典型的閩東沿海建築特色。
近些年,由於地處偏僻,缺少旅遊開發,越來越多的村民搬走了,大谷村也沉寂下來。
記者從黃岐鎮政府獲悉,根據規劃,大谷村將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修繕活化利用傳統建築,提升鄉村品位,為鄉村旅遊增添人氣。同時,對村落主幹道、街巷進行修復,保留古香、古色、古韻的鄉村氣息。
此外,大谷村還計畫與古石村聯動發展,推出大谷「三寶」-地瓜、蘿蔔、芋頭,實現「山海互動」-賞田園、看大海,通過整合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等方面的資源,做活做大石頭厝文章。
馬祖芹壁村建築一脈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與大谷村、古石村一水之隔的馬祖芹壁村,同樣是石頭村落,建築風格一脈相承。
根據《馬祖日報》報導,芹壁村是馬祖列島中保存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村落,素有「馬祖地中海」之美稱,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建築形式除一般民居及廟宇外,無特殊類型,皆是閩東傳統建築,為大木結構,花崗石砌牆,五脊四坡或二坡形式。當地政府在2000年開始補助傳統閩東式古厝整修,進行「聚落保存、老屋再生」和「閒置空間再利用」,採取公辦民營方式,利用古厝經營民宿及餐廳,使當地成為近年旅遊熱門景點。
據《黃岐史略》記載,黃岐、馬祖兩地的傳統建築風格如出一轍。早期,馬祖物資較為缺乏,居民大多就地取材,用茅草或芒草與土磚搭配築成簡易草寮。後來,各聚落漁場興盛,便請連江、長樂一帶匠師過去蓋建石屋。
當前,連江正在爭創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打造兩岸「海洋會客廳」。黃岐鎮將加強與馬祖方面的旅遊協作,實現古石村、大谷村、大建村等石頭村落「多點開花」;重點開發閩東特色「石厝聚落」和觀光休閒農業,打造海上餐廳、觀海民宿、垂釣、養殖體驗等漁旅項目以及集民宿、文創、休閒農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度假項目。
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區手繪地圖上線
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手繪地圖近日上線,方便遊客一站式打卡網紅景點。
據瞭解,手繪地圖發佈于「連江縣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微信公眾號,串聯起熱門景點、標誌建築、海鮮漁市、淳樸漁村等,市民只要點擊地圖上的標誌,即可獲取景點介紹、景點位置等資訊。
手繪地圖涵蓋了21個網紅打卡點:觀雲海灣度假區、中麻漁耕文化營地、蛤沙漁市、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蠣塢漁市、定海古城、七彩海公園、官塢海產鮑魚養殖基地、福州港黃岐客運站、煙墩頂黃岐燈塔、旗冠頂、奇達村、同心村、畚箕山、馬祖之窗公園、招手岩公園、後沙沙灘、古石村、平流尾地質公園、北茭鼻地質公園、東洛島。其中,馬祖之窗公園等不少景點可以眺望馬祖列島。
福馬文旅合作進入新「石」代-福州晚報
-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