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福州別稱榕城,城裡無處不在的榕樹,為有福之州點綴綠色。烏山上遍佈古榕,其中呂祖宮東北隅八十一階西側兩株古榕,東西向排列,合稱「峻青榕」。「峻青榕」高25米,樹冠相連直徑45米,高大挺拔,枝繁葉茂。
據悉,「峻青榕」因古榕生長在「峻青台」旁而得名。宋明道初,侯官縣令沈邈得釋迦院北隅地作台(樓閣),曰「峻青」,又在「峻青台」上方山坡建一亭,名「幽幽亭」,作為仕宦文人品茗賞景休閒之處,十分清幽。
前人讚《峻青榕》詩云:「峻嶺峭壁誰能與,青須垂笑幾百年;其容未見暑不再,拾級轉角見峻青。」這充分肯定了榕樹對調節氣候的默默奉獻,表達酷暑登山者對「峻青榕」蔭的渴求心理。
在鬱鬱蔥蔥的古榕掩映下,今人登烏山神清氣爽,那古人登烏山又是何種感受?摩崖石刻「飲嵐」提供了一個答案。榜書「飲嵐」,系廣陵禹之鼎鐫刻在清泠台西。禹之鼎為清代康熙年間宮廷畫師。「飲」在這裡是呼吸的意思,「嵐」是指山間清新濕潤的空氣。「飲嵐」表達了禹之鼎在烏山呼吸著山間帶著草木芬芳的清新空氣,就像喝著醇香的美酒的感覺。
21世紀初福州市實施烏石山歷史文化風貌區改造修復工程後,「峻青榕」與北向山坡巨岩摩崖題刻「烏石山」三個鮮紅大字,成為景區北大門登山道的顯眼地標,笑迎天下客。
百年石刻有了新含義
烏山三十六奇景之一「海闊」、「天空」廣為人知,兩處摩崖題刻相隔16米,以往因斷頭路阻隔,想欣賞這處景致並不容易。在烏山二期修復中,打通了鄰霄台景區與石天景區的斷頭路,「海闊」、「天空」躍然眼前。
從鄰霄台景區下行前往石天景區,一抬眼便可看到福州體量最大的摩崖石刻之一「海闊」、「天空」。「海闊」於康熙壬子(1627年)秋八月,鐫鄰霄台下,文字徑高270釐米、寬220釐米。旁款字徑35釐米。「天空」鐫鄰霄台後,榜書,字徑高272釐米、寬200釐米。
與「海闊」、「天空」相隔不遠的「壽山福海」石刻,此前被大型水塔遮擋、土方掩埋。經過烏山二期修復,它露出真顏。「壽山福海」系嘉慶五年(1800年)春日,楚僧寄塵書,鐫烏山鄰霄台西側。摩崖高150釐米、寬476釐米;行書,字徑88釐米。
「壽山福海」原意是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當下在萬眾歡慶的喜悅時刻,學者們賦予了「壽山福海」新的含義。「壽」是指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悠久建城歷史;「山海」是指福州有山有海,極具發展潛力;「福」是指福州天然環境優越、宜居宜業。「壽山福海」是對福州這座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城市,美好的祝福和高度概括。
百年石刻露真顏 烏山景觀各有特色--福州日報
-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