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為推動遠距診療,衛福部今年初預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卻遲遲無法上路。朝野立委6日質詢時關心此一議題。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預計11月中旬、可能再1週就會公告,並於明年4月施行上路。他也說,最具爭議的慢性病長期用藥照護,將附於健保現有計畫,醫院無法介入。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6日審查「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薛瑞元等人列席說明。民進黨立委賴惠員、邱泰源及國民黨立委張育美等人質詢時,關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進度。賴惠員質詢時表示,衛福部今年初就公告要修正此辦法,但迄今仍未完成,何時要公告確定版本並上路施行。
對此,薛瑞元回應,關於「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部分,今年初已預告結束,但醫界有些意見,因此衛福部進行溝通討論,目前大概都有共識,預計在11月中旬公告。至於施行時間「可能要到明年4月。」
此外,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目前研議方向,還是在原本健保相關計畫下擴充,通訊診察為創新服務模式,例如居家醫療經遠距加以協助,提升照顧可近性,而目前居家醫療都以基層醫師執行為主,若病人有臨時狀況,醫師可經遠距方式給予指導或調整藥物。
現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適用於5類對象,包含急性住院病人出院後3個月內的追蹤治療、機構住宿式類長照機構住民、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法令規定病人、政府核准居家醫療收案病人、國際醫療病人限於外國人。
下一波開放重點會再擴大到5類對象,包含慢性病、穩定病人;安寧照護病人;長照機構擴大為包含身障與社福機構適用;矯正機構收容人;緊急情況像是傳染病流行期間運用,提供更持續性與完整性的健康管理。
衛福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 明年4月上路-自由時報
-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