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13日,從2023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展上傳來喜報: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以「匠心鑄造經典 共築閩韻相傳」為主題,成功入選「2022中國優秀文化遺產旅遊案例」。這是繼三坊七巷獲得「2021中國文化遺產旅遊優秀案例」後,福州市歷史文化街區斬獲的又一殊榮。
它是非遺聚寶盆: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地處福州城市中軸線,是福州「閩商精神」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素有「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的美稱。
該街區位於台江區,緊鄰蒼霞閩江北岸,占地面積31.73公頃,核心保護範圍面積353畝,有文保單位21處、登記文物點81處、傳統風貌建築310處。
街區整體保護修復規劃設計工作於2012年啟動,保護修復工程於2014年全面啟動。保護修復工作遵循「修舊還舊,保持總體街區格局、風貌、肌理不變」的原則,採取「鑲牙式、漸進式、微循環、小規模、不間斷」的方式,把該街區打造成具有商業、居住、旅遊、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傳統景區,讓上下杭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得以延續。「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三捷河地段保護與活化」獲得了2019年度優秀勘察設計獎中國一等獎。
該街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聚集地,蘊藏著民間手工藝、戲曲、民俗節慶風俗等各類非遺。截至目前,已有17種非遺業態入駐該街區,涉及漆器、木雕、建盞、紫砂、德化白瓷、永春織畫、同利肉燕、耳聾伯元宵、茉莉花茶、佾舞等。街區將持續引入新的非遺業態,如致道漆器複合空間、閩南茶館、非遺展示文化館、非遺主題餐廳等。
近年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以非遺為亮點,從市級舞臺一步步走向省級、國家級文化大舞臺。今年5月,由文化和旅遊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用非遺」主題活動的主會場就設在該街區。來自全國15個省的賓客以及4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彙聚於此,沉浸式體驗上下杭活態和常態非遺活動。
在開展特色文化活動、打造藝術盛宴的同時,該街區還在挖掘閩商文化、展現閩都文化底蘊方面深耕。比如,羅氏綢緞莊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黃培松故居被打造為福州市美術館,永德會館成為了永春、德化兩縣的文化展示館,曾氏祠堂蝶變為「蒼霞人家」社區生活館。這些推動古厝活態保護利用的舉措,推動了街區內的非遺傳承。
走讀福州/上下杭入選中國優秀文化遺產旅遊案例--福州晚報
-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