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報導】,長樂地處通江達海之處,唐武德六年(623年)建縣。1400年來,具有開放襟懷、進取意識、冒險精神的歷代吳航兒女,在這片大地上書寫了壯麗的發展篇章。
當前,長樂上下正從建縣1400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中汲取智慧力量,全方位展示長樂「大愛開明、能拚會贏」的城市精神,千年古邑迸發新活力。
長樂歷史悠久。據記載,長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夏商時屬揚州,秦漢時期屬閩。長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古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
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開啟了28年的航海時代,創造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航線最遠的航海紀錄,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推向巔峰。28年間,每次開洋前,鄭和船隊都駐泊在長樂太平港,伺風開洋。
長樂與鄭和相關的史跡遺存眾多,如天妃靈應之記碑、顯應宮、聖壽寶塔、太平港等。這些福州海洋文化的代表,彰顯著福州市深厚的海洋人文底蘊,也見證著燦爛輝煌的海絲文化。長樂人文薈萃離不開崇文重教、尚智好學的傳統。長樂市志「書院」部分,記述了古代長樂興辦書院的盛況。
地鐵6號線開通運營,城際鐵路F1線提速建設,長樂進入「地鐵時代」。國道G316營前至漳港段、國道G228濱海風景道、岱嶺隧道一期等加快推進,濱海高速一期、機場第二高速等動工建設,「福州市中心—長樂老城區—濱海新城」半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一閘三線」工程正式通水長樂,飲用水源品質有效提升。2022年,成片推進109個總投資9691萬元的鄉村振興專案建設,打造省級試點村20個、重點特色鄉鎮和實績突出村各1個,創建四星級以上村25個,入選首批省級數位鄉村試點區,鄉村振興工作居全市前列。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海、陸生物地理區劃過渡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閩江河口濕地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濱海新城岸線作為福建省唯一代表獲評「全國美麗海灣」。
2023年是長樂建縣1400年,長樂將繼續承擔起福州都市圈主中心、省會城市副動力源的職責使命,秉承「勇向潮頭立、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特質,錨定目標、久久為功,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領航區,全力打造生態創新宜居的現代長樂、國際航城,讓千年古邑迸發新活力。
走讀福州/長樂:千年古邑迸發新活力-福州晚報
-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