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全國古蹟日 馬祖「生紅過夏」為題台中策展

  • 2023-09-16

 響應全國古蹟日,縣府以「生紅過夏」為題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策展,準備煎酒體驗,說說閩東語互動遊戲,為即將登場的國際藝術島做暖身。(圖:文化處)

 響應全國古蹟日,縣府以「生紅過夏」為題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策展,準備煎酒體驗,說說閩東語互動遊戲,為即將登場的國際藝術島做暖身。(圖:文化處)

 【記者曹重偉報導】響應今年「全國古蹟日」活動,連江縣政府特以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生紅過夏」為主題,於16日、17日(上午10時30分至16時30分)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策展,現場準備煎酒體驗,說說閩東語互動遊戲,讓大眾能認識馬祖的無形文化資產,也為即將登場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做暖身。

 2023全國古蹟日將於今起16、17日兩天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登場,串連22縣市推出多場表演與體驗,推出「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邀請民眾感受中央地方合作,文化資產獲得新生、帶動文化觀光的成果。

 文化處表示,配合全國古蹟日,現場展出「生紅過夏」,為今年國際藝術島做推銷,並結合主題展覽、文資市集、工藝手作坊等活動,讓全民認識即將登場的馬祖國際藝術島,進而吸引喜愛文化旅遊的國人能實際來馬一探究竟。

 文化處說明,「生紅過夏」(tshiang ngoyngˋkuoˋha^) ,是以閩東語講述馬祖家釀老酒釀製發酵過程的一句俗諺。「生紅」指的是冬天新釀老酒,以圓糯米、麴菌與井水入罈發酵,開罈過濾後的酒汁呈現桃紅色澤;「過夏」指的是唯有經過加溫並細心地保存,生紅才能通過夏天的錘鍊,化作帶琥珀色澤、更溫潤順口的馬祖老酒。家釀老酒是馬祖家戶祖上流傳迄今的無形文化資產,每個家戶都有各自釀酒的秘方心法,隨著釀酒的時間、原料、水源與方法,還有對酒的情感記憶不同,有上百種釀酒的方法在家戶與村落間流傳著。

 「生紅過夏」說的是發酵成為家釀老酒的過程,也是藝術如何成為馬祖的過程,而這個醞釀發酵的過程,不只一個夏天。是數百年來,先民以漁以農,以及戰地政務時期留下來的文化資產,轉譯後再生,再經由藝術島釀成藝術的展場。以五屆十年為尺度進行思考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就是一場生紅過夏。藝術不只是地景的妝點,更要作社會的酵母,承繼無數個夏天的島嶼釀,重釀一罈以十年為度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