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難吃8成學生吃不飽 兒盟籲政府立專法管理-自由時報

  • 2023-09-11

【本報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學校營養午餐難吃又不營養,學生寧願倒掉也不吃。兒福聯盟10日公布「2023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8成學生表示營養午餐吃不飽,但廚餘桶卻有一堆剩菜剩飯,原因包括菜色不喜歡、味道差。此外也發現近4成學校每週提供2次以上香腸、重組雞塊等加工食品,恐違反國健署午餐營養標準,可能是學校缺乏營養師把關所致,呼籲推動營養午餐專法。

兒福聯盟組織發展處長黃韻璇表示,對正值發育期的學生來說,學校的營養午餐應該是提供營養的重要一餐,然而根據兒盟調查有8成國中生表示營養午餐吃不飽,但並非營養午餐供應量不足,而是太難吃寧願餓肚子也不吃,其原因包括菜色不喜歡(74.8%)、味道差(60.1%)。

兒盟於5月1日至6月1日進行網路調查,共收集8690份國中生問卷。約7成5國中生表示有不喜歡的菜色,6成有不喜歡的味道,4成左右認為口感不好、菜色太重複及太油;約8成在營養午餐有吃不飽的經驗,其中有3成65會以忍耐度過,約4成會用多喝水或吃零食飲料果腹。

兒盟調查22縣市各抽樣5家國小、2家國中,記錄6月12日至16日於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所登錄的營養午餐內容,結果發現154所學校中,超過2成每週提供炸物2次以上,更有9所每週提供3次炸物;近4成每週提供2次以上丸類、香腸、重組雞塊、加工品,可能違反國健署「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