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勞動部將於12日討論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申請門檻,不只限於巴氏量表認定方式,雇主團體說,肯定政府看見需求,但也直言再怎麼放寬仍無法解決移工來源不足問題。
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表示,總統參選人看到照護家庭的需求並當做政見、要往更好方向邁進,這必須肯定。
但張姮燕說,「問題不在於巴氏量表」,就算全部放寬,若移工來源國沒有新增國家不會有任何幫助,以現況來說,3天就可以拿到巴氏量表,但要聘1個移工卻要等6個月。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容柔表示,實務上巴氏量表衡量並不嚴格,一定年紀以上的需照護者已有比較鬆的認定,因此實務上真的有需要的老人並不是都不會通過。
陳容柔說,總統參選人稱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就可以申請外籍看護工,但仍無法解決長照的整體問題,如果80歲以上免審核,連醫院都可以不用跑,這也代表可能有更多非法仲介用這樣的方式去聘僱移工做違法的事情,「這令人疑慮」。
陳容柔認為,開放巴氏量表以外的評估方式,看似政策利多,但實則是政策買票,家庭看護工來台是為了彌補長照、社會福利這塊的人力缺口,不管政府如何放寬,都只是把照顧責任放給個別家庭。
她說,讓家庭來聘請移工,重點應該擺在長照資源上如何擴增,才能解決老人家需要的照護問題。
看護移工申請擬放寬 民團:來源不足才是問題-聯合新聞網
-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