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2023馬祖秋慶首部曲「牛角做出幼」成年禮將於9月16日在牛峰境五靈公廟盛大登場,10日先推出牛角大四喜系列活動,有剪花、喜娘、紅斗民俗研習及當天牛角添福壽活動、做出幼儀式、園遊會及晚會等,青春洋溢、熱鬧可期,歡迎喜愛傳統民俗的遊客鄉親前往觀禮及體驗。
今年牛角做出幼由牛角社區發展協會及五靈公廟委會規劃,預定9月10日起陸續推出牛角大四喜系列活動,即起受理報名,各場次活動簡介及參加辦法如下:
◆ 剪花藝術研習:日期9月10日上午場10:00-12:00、下午場14:00-16:00,地點復興村老人活動中心;講師陳治旭,每場限額30人,國小二年級以下孩童需家長陪同參加;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TQ8cwa1GB3V8JNvZ6。
尋回婦女傳統:剪花是馬祖婦女的傳統技藝,記憶裡依嫩駝背剪紙的身影,巧手剪出喜花、鳳燈花、金銀山花、刺繡花、門聯花、角花、香爐花等,張貼在家家戶戶的窗楣上,為免因耆老凋零而失傳,因此藉節慶與此研習,傳承這項技藝與馬祖的故事。
◆喜娘喝采研習:日期9月13日、14日晚間19:00-22:00,地點復興村老人活動中心;講師劉美珍,限額15人,學員需配合參加16日上午9時30分的添福壽喝采活動;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C1qjJrmaUfCCuEx6。
說唱藝術樂齡互動共享:漢族傳統婚禮中,男方一般會聘通曉禮儀之婦女擔任司儀(又稱伴房嬤)。此一傳統婚禮中的重要角色,在近代因唱作俱佳的表現形式,發展出另一形式的說唱藝術,以傳統喜娘文化為基底,帶領學員認識具有原鄉特色的喜娘說唱藝術,傳承馬祖記憶及傳統技藝。
◆紅斗研習:日期9月15日晚間19:00,地點五靈公廟活動中心;講師林錦鴻,限額100人;一般居民限50人且需自備紅斗,馬中高一生若無紅斗可勾選申請紅斗,現場提供白米、紅紙、筷子、鏡子、蠟燭、木尺、剪刀;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v93iRqqG8ja4giW7。
閩東民俗信仰與文化傳承:「紅斗」象徵著生命延續意義,新婚、出生或成年進行過關祈福儀式,在馬祖一年四季歲時祭儀有著不同意涵。透過工坊的方式,將「做出幼」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之紅斗的文化意涵予以傳承,並藉此充實馬祖傳統民俗節慶的文化色彩,使青年學子、民眾更了解馬祖傳統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紅斗。
◆牛角添福壽喝采活動:日期9月16日上午09:30,名額不限,地點五靈公廟集合;由喜娘帶領隊伍從五靈公廟出發到村莊裡送喜喝采添福氣,有興趣的鄉親可以一起來參加。
創新與活化:馬祖在正月初二、初三家戶都有以「粉干」煮的點心,端給村莊中老人家致敬的活動,這個習俗在馬祖話說「捧點心」。在早期生活困苦的年代,家家戶戶守望關懷,現今時代輪轉,這些風俗習慣已不復見,今年續辦送喜活動,希望尋回人們心中最原始的初心。
馬祖秋慶首部曲 「牛角做出幼」16日盛大登場
- 2023-09-04

2023馬祖秋慶「牛角做出幼」將於9月16日在牛峰境五靈公廟登場,10日先推出剪花、喜娘、紅斗及牛角添福壽大四喜系列活動。(圖:牛角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