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福州/福州市跨江大橋拉開城市發展新格局-福州日報

  • 2023-09-04

【福州日報報導】千里閩江,奔騰東行,穿福州,匯東海,帶出一個「三山鼎峙,一水長流」的歷史名城。而聳立於福州城區閩江上風彩各異的橋梁,默默地記載著歷史發展的軌跡。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橋梁的功能已不僅僅是簡單的交通必需。 「福州閩江上的橋,展示的是城市經濟的雄厚實力,涵蓋的是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積澱,體現為是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的必然。」

清晨,尤溪洲大橋上車來車往,串起金山片區的暢達交通;日暮,作為「閩江之心」的靚麗風景線,解放大橋沿線燈光璀璨,它與閩江大橋、鼇峰大橋等形態各異的橋梁,串聯起十里閩江。

一座座承載著兩岸出行「重任」的橋梁,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發展的忠實記錄者。25年間,榕城一路發展,一路跨越,從「老福州」口口相傳的閩江一橋(解放大橋)、二橋(閩江大橋)、三橋(鼇峰大橋),閩江、烏龍江上,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和連續梁橋「風姿綽約」,愈加壯大的「隊伍」裡,有福之州的幸福樂章正越唱越響。

作為「閩江第一橋」,解放大橋前身是萬壽橋,跨江連接台江和倉山,這個「老福州」心中的標誌性建築,於1996年重建,該橋還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座五連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從長期是市區唯一能通行重載的跨閩江橋梁的閩江大橋,到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市中心第一座現代化的閩江特大型跨江橋梁鼇峰大橋,再到榕城首座對外聯繫的大橋,同時也是福廈公路重要橋梁之一的烏龍江大橋,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一條條交通動脈在兩江間爭相跨越。

「瞄準」東進,鼓山大橋、魁浦大橋、青洲大橋、三江口大橋等先後建成,讓城市交通輻射至東面;「聚焦」南下,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金山大橋等「組團」,將南台島的廣闊腹地納入城市發展空間;聯結周邊,烏龍江大橋、螺洲大橋、灣邊大橋等過江通道,更讓老城新區緊緊相牽。

如今,閩江之上,解放大橋、閩江大橋、鼇峰大橋、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金山大橋、洪山橋、淮安大橋、鼓山大橋、魁浦大橋、青洲大橋、琅岐閩江大橋、琅岐大橋、長門特大橋、琅岐特大橋、三江口大橋等16條「彩虹」冉冉升起。

如今,烏龍江沿線,洪塘大橋、橘園洲大橋、浦上大橋、灣邊大橋、螺洲大橋、烏龍江大橋、烏龍江特大橋、道慶洲大橋等8座大橋迎來送往。

中國大陸跨徑最大的三塔自錨式懸索橋螺洲大橋,牽起南台島與閩侯青口組團的順暢出行;堪稱福州西南通道第一橋的灣邊大橋,讓城區到永泰和閩侯南通、南嶼等地的路程縮短約10公里;一「腳」在三江口,一「腳」伸向長樂營前的道慶洲大橋,是福建全省首座公軌(地鐵)兩用大橋,它與青洲大橋、三江口大橋互為犄角,既拱衛著福州東進南下的「橋頭堡」,也打開三江口的對外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