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福州日報報導)福州三寶城項目以南公河口街區為中心,串聯整合周邊特藝城、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福州東方古玩城、琉球館等,以「水聚百工,三福三寶」為核心規劃理念,打造海絲與地域文化、福厝與現代建築、街巷與立體慢道三重特色的福州新地標。
據悉,福州雕刻總廠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福州工藝美術行業年代最早、歷史最長的企業,也是我國工藝美術重點企業。從這裡走出了郭功森、林亨雲、林元康等多位國家級大師,名家精品享譽國內外。
隨著三寶城開動建設,福州雕刻總廠也迎來新的歷史機遇。福州雕刻總廠將在保留一部分工廠外觀特徵的同時,對內部空間進行功能分割,延續場地文脈,呈現出「傳統工藝+國潮復興+文化休閒」的特色。
優化商業業態 突出特色文化
走進南公河口街區,一幅琉球朝貢的巨型浮雕映入眼簾。一旁的「河口印跡」展示館從多角度展現了南公河口的歷史沿革、文化融合、民俗風物和建築之美。
南公河口街區,古稱「河口」,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外友好見證地、琉球鄉愁承載地、外貿港市空間展現地。據悉,南公河口街區一期項目於2021年建成開放,建築面積約3900平方米。二期項目建築面積約24100平方米,圍繞龍津街、路通街以及龍津支巷兩側的歷史建築進行保護修復。整個片區拓展延伸至打鐵港河,與南公園形成一個半橢圓形整體。
「有別于福州其他的歷史文化街區,南公河口街區修舊如舊的歷史文化建築顯得更加‘市井’,更貼近百姓生活。肖夢馥故居、小花園巷9號、路通街54號等一批歷史文化建築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始風貌,讓市民遊客遊玩時可回味古代的商貿繁華。」
為傳承河口文化、海絲文化、貢賜文化,進一步拓展「水上福道」,台江區多次實地調研、積極謀劃,聯動福州水務集團推動「光明港—南公園水上朝貢路」歷史文化內河游線路建設,啟動「福船進南公」河湖互通工程,再現海絲朝貢繁華印記。
記者瞭解到,台江區以河為題,提升柔遠驛周邊街區品質,再現海絲朝貢繁華印記,彰顯河口片水鄉特色;治理達道河、打鐵港、晉安省水系,同步加強濱水步道、立面美化、交往空間的營造,基本形成濱水慢行步道網。
「體驗歷史街區、傳統工藝、古玩集市、內河遊……三寶城正以歷史地理資源作為文旅產業抓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深耕文旅、融合民生,加快建成閩都傳統工藝美術傳承地、福州新型文旅文創示範區。」
走讀福州/南公河口街區為中心 打造福州三寶城文旅文創示範區--福州日報
-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