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聯合報報導)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福建海事局局長陳凱17日在第20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福建航海文化分營開營儀式上表示,20多年來,與台灣海上搜救部門共同開展聯合搜救行動100多起,成功救助1000多名海上遇險人員。
中新社報導指出,2021年11月,一艘江西九江籍貨輪在馬祖島以南海域遇險;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協調台灣地區海上搜救機構聯合搜救,11名落水船員全數獲救。顯示兩岸在海上救援方面持續合作。
目前,閩台已開通多條海上客貨運航線,每年通過海上往返兩岸的民眾超過200萬人次。陳凱表示,兩岸海上聯合搜救為兩岸交流往來鋪就了一條安全、放心、便捷的「黃金水道」。
值得注意的是,報導指出兩岸搜救行動援引的是今年1月正式施行的《福建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該條例指出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應當加強與台灣地區海上搜救機構的交流與協作,健全兩岸海上搜尋救助協作機制,暢通訊息通報渠道,組織海上搜尋救助交流研討和聯合演練。
事實上,《福建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於2022年11月24日通過,該條例被視為大陸福建地區對台新政策之一。對此,陸委會去年回應強調,此前兩岸在兩岸海上聯合搜救上已有《海峽兩岸海運協議》。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於2008年11月4日簽訂,並於同年12月13日生效。其中第7條指出「雙方積極推動海上搜救、打撈機構的合作,建立搜救聯繫合作機制」規定。當時陸委會於2022年11月指出,根據該協議,兩岸搜救相關部門於2010年、2012年、2014年每2年輪流在金門、廈門及馬祖、福建馬尾海域舉辦兩岸海上搜救演練,但從2016年陸方單方面因政治因素停止辦理。
兩岸海上聯合搜救 20多年成功救助逾千人遇險人員--聯合報
-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