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福州晚報報導)今年是長樂建縣1400年。15日記者獲悉,長樂古縣衙遺址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工期約3個月,預計投資70萬元。
據瞭解,長樂古縣衙遺址位於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井南231號。由於長期受颱風、暴雨侵襲,遺址原有木結構均已倒塌,僅存部分牆體。
據長樂縣誌記載,長樂古槐作為縣治137年。唐武德六年(623年)建新甯縣,當年改名長樂縣,縣治設在敦素裡平川上(今古槐鎮)。縣衙坐西北朝東南,前臨大海,背負三魁磹,山環水繞,東有突兀山丘與沙灘,為客貨船舶道頭,西有董奉山。
760年,宋防禦使董玠因其地卑濕,將縣衙遷至吳航頭。吳航頭之名源自三國時期。三國時,東吳在六平(今吳航鎮)造船,置典船校尉,集結東漢謫徙者(罪犯)在此造船。吳航頭也因此得名,長樂至今別稱吳航。
據說,縣城遷走後,位於古槐鎮的長樂縣舊縣衙因年久失修倒塌。200多年後的宋紹聖元年(1094年),後人在原址建元明祠。元明祠1958年作為粉幹廠,當時廟額仍有「元明西境」四個大字。元明祠附近有新甯古道拱橋、新寧橋碑、古塔基層。
「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已通過審批,目前正在清理遺址內部空間。接下來,將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更換遺址內已經不符合安全結構要求的大木構件,按原有式樣和規格補配已經丟失的構件並修復已經殘損的構件,復原後期改變或損毀但有充分復原依據的建築部位,最大限度保護遺址原有風貌。」工程施工負責人陳文書介紹。
古槐鎮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是長樂建縣1400年,元明西境是長樂古縣衙遺址,我們將全力以赴支援該修繕工程,在遺址大殿內陳列展示和古縣衙相關的內容,讓更多人瞭解長樂的歷史。」
走讀福州/修舊如舊 長樂古縣衙遺址修繕工程啟動--福州晚報
-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