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海草復育區 馬公重光海域重現昔日蝦埕榮景--自由時報

  • 2023-06-08

 2023/06/06(自由時報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6日在重光活動中心辦理「海草復育-打造海洋生物一個家」活動,去年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把重光海域劃為海草復育示範區,也是全台第一座、並是唯一的海草復育區,成為政府推動的2050年淨零排放重要海洋藍碳區。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調查指出,近年澎湖海草床受氣候變遷、航道開挖與疏浚、海岸線水泥化導致海草床流失。破壞海洋生物食物來源,進而衝擊到沿岸漁業結構與降低海洋生物多樣性。以「根狀莖法」在通梁具沙質地的淺坪海域進行海草復育,初移植海草60平方公尺,9年後擴張近38倍,達2300平方公尺。復育海草床不僅有大量的魚苗和許多螺、貝類棲息其間,近年更成為人工培育沙蟹苗的放流重要海域。

 位於澎湖內海「重光海草復育示範區」,原為大面積的海草床,並有大量的槍蝦棲息其間,是以前釣客最受青睞的釣餌,而有「蝦埕」之稱。後因受鄰近的養豬場廢水汙染後,加上退潮後許多民眾以耙具採集貝類,造成海草床大量流失,使槍蝦族群量也隨之驟降。

 重光里長陳天成邀請澎湖縣農漁局與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會勘,希望能再恢復這片海草床。自2015年重光開始進行海草試種,並於2017年有計畫性的移植50平方公尺的海草,目前海草已擴張至412平方公尺。澎湖縣政府劃設「重光海草復育示範區」,禁止在海草床上因使用耙具採貝而破壞海草床,成為全台首座海草復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