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福州晚報報導)「把祖宅流轉給村裡運營,我放心!」看著被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祖宅大齊書院,長樂營前街道長安村村民林麗英豎起了大拇指。
長安村是有名的僑鄉,村中閒置古宅資源眾多。許多古厝無人居住,年久失修,存在眾多安全隱患。
「2016年,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過程中,我們考慮到,長安村尤其是長安省周邊環境優美,還留存著大量古厝資源,便萌生了結合古厝資源、更好地發展鄉村經濟的想法。」長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岩雲說,經多方探討和研究,村兩委決定通過古厝流轉方式,結合熱門的夜色經濟模式,建設長安不夜城。
但古厝流轉,談何容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村民不願流轉自家祖宅,也有一部分村民擔心自身相關權益受到侵害。流轉初期,許多村民保持觀望態度。」林岩雲說。
一次機緣巧合下,林岩雲遇到回來祭祖的林麗英。
林麗英的老宅是位於長安村中心的大齊書院,這個林氏家族的祖宅,當時已空置6年,逐漸破敗。得知林麗英有流轉祖宅為村裡所用的想法,族中大部分人表示支援,但也有部分人反對:「這是我們的祖宅,村裡要拿去幹嘛?」「萬一被村裡收走不還怎麼辦?」
面對這些疑問,村幹部通過上門、電話、微信等方式,積極與族人進行溝通,從古厝每年的修繕、保養,到如何活化利用,一一道來,而針對大家最擔心的古厝歸屬權問題,村中更是反復研究,給出了一份流程完善的流轉合同。
村幹部真誠的態度打動了林麗英的族人,他們態度開始發生轉變。特別是看到合同這顆「定心丸」,當家人任依姆果斷拍板,決定無償流轉:「如果祖宅可以為村裡所用,那我們一定要支持,他們在為村裡做事情,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寒了心!」
2016年,長安村投入25萬元對大齊書院進行修繕,還原其「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客官寓富室宦宅寬宏」的風采,並新建大齊圖書館與研學基地,安排專人定期進行保養。從此,大齊書院不僅成為鄉親們文化、娛樂、休閒、健身活動的好去處,還幫長安村提升知名度,賺到了文旅的「第一桶金」。
大齊書院的成功流轉,為古厝流轉工作開了一個好頭,林麗英更是現身說法,為華僑、村民答疑解惑、消除顧慮,許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村民看到了村裡的能力與誠意,紛紛轉變態度,積極配合,加快了古厝流轉工作。
2022年,長安村註冊村企唐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著手實施長安不夜城項目的建設。隨著長安不夜城的建設,咖啡館、民宿、餐吧等新型業態逐漸入駐,提升村莊的文化品位,為鄉村發展增添新動能。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長安村已有12座古厝被活化利用,其中有8座作為文創、幼兒研學基地等盈利性質場所開放,4所作為公益場所開放,為長安不夜城打下堅實的配套基礎。功能繁多的古厝設施結合獨具特點的夜色經濟模式,引得遊客紛至遝來。去年,除去成本,古厝運營為村財增收30余萬元。
隨著長安不夜城綻放光彩,村民活用古厝熱情高漲,古厝流轉工作正根據專案需要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目前,我們新流轉了一座長安省邊的古厝,準備將其打造為具有遊客集散中心功能的‘長安小驛站’。對於部分未流轉的古厝,後續我們將指導村民進行修繕,改造成為民宿、餐館等項目,帶領他們一起增收。」林岩雲說。
走讀福州/長樂長安村流轉閒置古厝 帶動文旅經濟發展--福州晚報
-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