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時報資訊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近期就診人數創2017年以來同期新高。醫師及專家提醒,每年5、6月是腸病毒高峰期,由於5歲以下嬰幼兒血腦屏障尚未健全,病毒容易入侵腦部而引發重症,家長不可不慎!
有些人會將腸病毒和腸胃炎混為一談。茂盛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簡佳裕說明,腸胃炎的常見症狀是嘔吐、腹瀉、腹痛,而腸病毒的症狀比較不典型,嬰幼兒可能會出現嗜睡、吃不下、膚色較暗(發紺)、黃疸、發燒、抽搐、躁動不安、臉色蒼白等,幼兒則以喉嚨痛、口腔潰瘍、咽峽炎或手口足病較常見。
簡佳裕提醒,酒精噴手或環境對腸病毒無效,有幼兒的家庭應注意勤洗手,並使用含氯漂白水清理環境;如孩子感染腸病毒,可準備冰涼、軟質食物,避免過熱、酸辣、太堅硬、刺激、太黏或太乾的食物,並注意多補充水分。
目前針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和症狀治療。近期台灣有2款腸病毒71型疫苗陸續取得藥證,皆已完成三期試驗,適用於2個月到6歲嬰幼兒,預計今年7月起提供自費接種。
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自費疫苗擬7月開打--時報資訊
-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