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自由時報報導)今年第一波大陸冷氣團14日晨襲台,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上午在臉書發文分享,新制採氣溫小數點後一位四捨五入是14度就達門檻,意外「釣出」天氣風險總經理彭啟明抗議「改之前應和氣象界多溝通」。氣象局解釋,是因為過去短期、長期預報、觀測統計並未統一,另也是為了讓今年首度實施的低溫鄉鎮預報更為準確,才於今年2月起作出修正。
彭啟明建議「不要再用名詞定義到底冷不冷,就直接說幾度」,呂國臣說,今年確實有和產官學各界討論是不是要取消「強烈大陸冷氣團」描述,簡化、保留大陸冷氣團和寒流就好,但後來各界回饋說14度和12度感受「差很大」不應取消。趙竑說,各國確實較少像台灣一樣用名詞解釋溫度,但為了便於民眾預先為低溫準備,氣象局還是會維持以大陸冷氣團、強烈大陸寒流冷氣團以及寒流等定義作出預報。
至於彭啟明認為改為四捨五入認定溫度後,冷氣團和寒流數量可能變多,趙竑說,冷氣團數量確實可能增多,寒流則是本來就偏少。
另外,除了四捨五入定義不同強度的冷空氣,今年入冬後的「東北季風」也不再以20度以下定義東北季風、20度以上東北風,只要是北方冷高壓影響的都稱作東北季風。東北風只會用在颱風或其他系統影響的盛行風向描述。
「冷氣團」定義改採四捨五入 氣象局:冷氣團、寒流將增多--自由時報
-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