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工商時報報導)金門由於土壤貧脊、易逢乾旱缺水,農業類型以耐旱作物為主,蔬果則大多為台灣輸入,近年來中央提倡「地產地消」、「低碳農業」,同時為照顧學生健康,要求營養午餐採用三章一Q溯源標章,金門縣政府積極輔導地區民眾自行生產安全蔬果,以達自給自足、健康安全、減少農業碳排的目標。
從事農業不僅辛苦,且需投入大量經費、知識、技術,在離島地區的金門更是如此。過往金門民眾皆無法入圍全國百大青農遴選,不過111年卻有2位金門農民榮獲第六屆全國百大青農,張斯翔、陳玉嘉2位青農,分別代表著金門農業與畜產業發展,表示金門縣農業的精進已被中央看見,也突顯楊鎮浯縣長推動永續金門的農業政策與青農返鄉成果,獲得肯定。
首次百大青農殊榮 金門農業耀全國--工商時報
-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