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工商時報報導)金門海島,自古對外交通一直是最大的隱憂,所以經濟上「自己自足」,成為島民最常說服自己的說法。但隨著時代演進,金門歷經解嚴後的開放觀光,加上基礎交通建設完善,越來越多各方旅客,都能以非常便捷的方式一覽小島風華。
歷史金門展風華 故事商圈奪第一
金門島上開始有住民生活,最早溯及到唐代貞元19年,距今1,200多年前。陸續移入的住民,慢慢形成群居式的生活共同體,從明代浯洲場圖中,就已然可以窺見,現今最繁榮的金門金城街區,在400多年前,已是「後浦民城」的規模,而這段歷史進程中,為金門留下無數傳世史料及史蹟,也讓現代金門,擁有比一般同質場域的他處商圈,有更多的文化積累,呈現出金門特有的風華與樣貌。
金門縣政府持續對在地商圈進行輔導與支持,目前已有「金城鎮後浦商圈」、「金沙鎮沙美商圈」及「烈嶼鄉烈嶼商圈」等組織設立完成並運作中,陸續也進行金寧地區及金湖地區相關產業輔導。金門的商圈起步雖較台灣晚,但近年來在各項全國性的商圈競賽或評比中,均有非常突出的表現,在110年經濟部舉辦的全國故事商圈競賽,金城後浦商圈及烈嶼商圈,就同時併列全國第三名;而今年金城後浦商圈更是勇奪全國故事商圈第一名的佳績,也一舉打響「金門故事商圈」的聲勢,增加更多各地遊客前來一覽光采的魅力。豐富的歷史文化,如同金門這顆種子最重要的滋養,而且已展露新芽,金門的商圈發展,期待枝繁葉茂那一天的到來。
千百年歷史文化 萌發金門特色商圈新芽--工商時報
-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