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醫療在地化 澎湖三總後送人數降逾5成--中央社

  • 2022-10-20

 2022/10/18(中央社報導)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長施宇隆18日表示,戰時醫院是第一作戰區聯合醫療中心,負責大量傷患搶救;近5年已投入2億多元採購醫裝,後送人數也從每年5000多例降到2000例,落實醫療在地化。

 施宇隆表示,近5年(107到111年)投入新台幣2億餘元,新購或汰換醫療裝備,包括建置高階心導管室、負壓隔離病房,設備已達醫學中心等級;同時設有高壓氧治療艙,主要治療俗稱「潛水伕病」的潛水減壓症,年底更將汰舊換新為「多人高壓氧艙」。

 施宇隆受訪時也說,統計近3年後送人數,從每年5000多例,現在下降到2000多例,下降接近一半以上,這也是著重推動「醫療在地化」的主要成果。

 護理長朱凱莉指出,護理人員編制從最早期的67名,現在已經擴增到150名人力;雖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在各醫院都會發生,但因離島醫院的薪資不錯,因此持續都有招募護理新血,近年也有很多護理人員是從本島到澎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