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高粱災損嚴重 縣府研擬合適補償辦法--聯合報

  • 2022-10-16

 2022/10/14(聯合報報導)金門連兩年遭逢嚴重旱災,今年度的雨情狀況雖較前兩年佳,總雨量有931毫米,目前正值高粱結穗期,但僅有零星的降雨,使得部分沒有灌溉水源的區域,已有旱情產生,金門縣長楊鎮浯今天下午特別前往旱情較為嚴重的區域視察,楊鎮浯表示,後續將請農政單位研擬合適的補助方案,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縣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表示,依照現行農業天然災害的規定,將對部分實際有災損的農民造成不公,縣府應有另外的協助方案,幫助地區需要的農民。

 楊鎮浯表示,有了前兩年旱情經驗,縣府已設置了相關旱害應變標準,針對主要農作播種期及抽穗期等生長等重要階段設置檢核點,如雨量、農作生長狀況不如預期,則啟動湖庫開放、高粱免前作、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程序。而為因應乾旱對於金門農業生產的影響,這兩年共浚挖118處的農塘,約可增加28萬立方公尺的蓄水量,配合今年上半年度的降雨,使得旱災狀況不至於像前兩年那麼嚴重,後續也將請農政單位研擬合適的補助方案,實務上縣府團隊也會持續努力,解決金門整體農作需水問題。

 建設處說明,依據農委會「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及「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公告最小單位為鄉鎮,且作物須符合植株死亡20%規定,由於乾旱屬於延遲性災害,份災損跡象仍須持續觀察,不過為避免農民損失加劇,目前已請農委會相關單位派員於近期協助認定是否符合農業天然災害,農民亦可自行拍攝災損照片,並包含拍攝日期、災損情形、可識別位置背景及衛星定位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