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上午08:30-下午17:00
地點:產發處4樓會議室、清水濕地
攝影:馮紹夫
鱟(ㄏㄡˋ),馬祖海域已不見蹤跡,諺語「6月鱟、爬上灶」,6月是鱟的盛產期,金門、澎湖為繁育和研究大宗,馬祖104年、105年在清水濕地曾有目擊紀錄。
海保署希望在地人士加入鱟族調查保育行列,協助進行量調查及長期追蹤監測掌握動態,舉辦馬祖場野外族群調查教育訓練。
◎影音相關新聞:
三棘鱟野外族群調查教育訓練,號召在地人士加入保育行列--2022-06-28馬祖日報
【本報訊】保護「活化石」鱟刻不容緩,海委會海保署舉辦三棘鱟野外族群調查教育訓練,「鱟博士」楊明哲到馬祖講解鱟生態與保育要點,希望透過公民保育,持續觀測地區鱟生態或繁殖紀錄,掌握保育要點。
中華鱟(學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又名三棘鱟,是全世界4種鱟之一,在台灣及離島都可見其蹤跡,喜歡棲息於砂質淺海海底,晝伏夜出,該物種因生態環境遭破壞及過度捕撈,2019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
素有「夫妻魚」及「活化石」之稱的鱟(音:ㄏㄡˋ)已日漸稀少,「6月鱟、爬上灶。」(6月是鱟的盛產期,產量多),馬祖現不見蹤跡,金門、澎湖復育推廣。兩岸小三通初期,大陸福建人工養殖鱟,但腥味過重。
課程27日上午在產發處4樓舉行,海洋保育署為建置三棘鱟野外基礎生態及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希望藉由大眾參與,增加三棘鱟稚鱟的野外目擊紀錄,讓調查人員熟悉調查實際執行步驟、方法與精髓,下午前往清水濕地實地進行野外調查。
楊明哲表示,在數十年環境變遷、人為因素影響之下,鱟族群數量大減,目前台灣金門、澎湖為復育大宗,馬祖只有104年、105年在清水濕地有目擊紀錄,鱟不僅是活化石,牠的血液更是做為生物檢驗試劑,對全人類醫療有重大貢獻。
面臨離島族群衰退與本島可能滅絕的危機,楊明哲希望在地人士一起加入鱟調查保育行列,協助進行族群量調查及長期追蹤監測掌握族群動態,為鱟生態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