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中時新聞網報導)實價登錄申報不實,不但占不到便宜,還可能吃上官司。金門就有人遭到檢舉立案調查,結果被法院依涉觸犯刑法偽造私文書罪、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縣府地政局說明,實價登錄制自101年8月施行至今,已成為一般民眾在買賣不動產或是社會廣為運用房地產價格的重要參考資訊。基於維護實價資訊正確性與公信力,平均地權條例對於申報義務人有蓄意哄抬等申報價格不實者,依法可處3~15萬元罰鍰並令改正,如有涉犯刑法者並可科以刑罰。
金門地方法院近日就有1起相關判決,陳姓行為人受買方委託代理買受一筆土地,成交價格為390萬元,卻私自盜蓋當事人印章,另行偽造一份900萬元契約,交付予不知情之地政士據以申報實價登錄,案經賣方及經紀業發現不符向地檢署舉發。檢察官偵辦後以行為人涉觸犯刑法偽造私文書罪、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聲請處刑,日前經福建金門地方法院判處陳某有期徒刑6個月。
判決書指出,陳某盜蓋當事人印章偽造私文書,使得地政士以不實價格申報實價登錄,導致損害地政機關及不特定公眾的結果,影響政府對於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管理正確性,也違背不動產交易資訊應透明化,以降低不動產市場資訊不對稱,並避免哄抬房價,推動居住正義,健全不動產交易市場的立法精神。
縣府強調,有心人企圖以不實價格哄抬、炒作牟取利益,除應受行政裁罰並令改正外,未改正者最高可加重處罰至100萬元,如涉有犯罪事實,更可能受刑法制裁,提醒鄉親申報不動產交易資訊,應依法誠實申報才好。
實價登錄申報造假 金門1民眾遭判刑6個月--中時新聞網
-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