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快篩陽經診斷確診 6種情況仍可PCR採檢-中央社

  • 2022-05-26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 台灣COVID-19疫情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快篩陽經診斷確診自明天起全民適用,指揮中心同步調整PCR採檢6大條件,但住院仍須PCR採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5日疫情記者會中公布,經諮詢專家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定義,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

因應26日上路全民快篩陽經診斷確診新制,中央調整PCR採檢6大條件如下:

1、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時,對於快篩結果判斷有疑慮時。

2、民眾自行進行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但醫師及病人對於抗原快篩陽性結果無法達成共識時。

3、經抗原快篩陽性確診者於隔離治療期間有住院需求時。

4、抗原快篩陰性但臨床醫師懷疑為SARS-CoV-2感染症狀時,特別是有COVID-19重症風險因子對象。

5、抗原快篩陽性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必要時可於24小時內採檢以PCR複驗。

6、因應這段期間的政策交替期,抗原快篩陽性者仍可至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檢測。

陳時中表示,因為擔心住院患者進入醫院後,反而被其他感染者傳染,所以維持民眾住院前應該執行PCR採檢規定,以免因為家用快篩偽陽性,造成醫院群聚事件,「這就不符合科學照顧精神」,並重申快篩陽性後必須經過醫師診斷確診,不是直接「視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