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具實名制展開 漂流網具垃圾查證失主將開罰--自由時報

  • 2022-03-03

 2022/03/02(自由時報報導)人類廢棄的網具,往往淪為海底死亡長城,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漁業署去年推動網具實名制,透過上面船名查證屬實,一旦屬實將開罰3-15萬元;海洋保育志工隊日前通報貓嶼與草嶼發現廢棄漁網漂流海面,將請廠商打撈清除。

 海洋保育志工隊日前進行例行性海域巡查,在貓嶼跟草嶼之間的廊道 ,發現有一件非常非常大的土魠魚網,纏繞在廊道的島礁周邊,並延伸到大貓嶼西南角,發出緊急危險通報,請過往船隻不要從廊道通行,以免螺旋槳被網具纏繞,造成船隻失去動力, 被潮浪推送去觸礁的危險。

 初步判斷應該是網具掛底,才會導致浮苓網具斷裂,上面有船名龍劼滿,應是龍門籍漁船;另外根據漁民反映,在東吉嶼也有一座網掛底斷裂,當下拉了100多公尺起來, 實在是拉不動,只能割掉,由於浮球沒印船名,不知道是那艘船拋棄的漁網。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依據目前漁業署規定,倘無法攜回刺網漁具而未通報者,依規定需罰處3-15萬,這案有部分浮球有依規標識船名,已請廠商在海象許可時前去清除,視打撈起來之浮具作為依據,查察該船是否有向漁會或岸巡通報。實名制是去年7月1日生效,網具流失通報是今年1月1日生效,最後是否處罰的關鍵在於是否有確實通報流失。